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广元:倾力打造浪漫爱情古镇
拉萨市全力打造“绿色围城”
宣城铺设市区首条绿色慢行道
透过海口之窗  尽览滨海风光
郑州水清景美的城市梦想变成现实
景观频道首页 >> 城市景观 >> 正文
 
三评西湖十景之我最喜爱的西湖新景点
日期:2008年1月18日
 
 

    序言: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从南宋至今,杭州西湖共有过两次品评西湖十景的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西湖的整治和建设,西湖面貌日新月异,新景区、新景点不断增多。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市民的参与下,上世纪八十年代评选产生了“西湖新十景”。1985年评出的西湖新十景,包括阮墩环碧、宝石流霞、黄龙吐翠、玉皇飞云、满陇桂雨、虎跑梦泉、九溪烟树、龙井问茶、云栖竹径,吴山天风。而2007年6月,杭州推出了以“和谐西湖、品质杭州”为主题的“三评西湖十景--我最喜爱的西湖新景点”评选活动。这是杭州继1985年评选西湖十景,时隔22年后的新评选,活动历时9个月。“三评西湖十景”活动将“还湖于民”、“还景于民”的民主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通过两轮投票,十大新景点出炉,并已经在第九届西博会开幕式上公布。 

                            “三评西湖十景” 

    2007年6月,杭州推出了以“和谐西湖、品质杭州”为主题的“三评西湖十景--我最喜爱的西湖新景点”评选活动。这是杭州继1985年评选西湖十景,时隔22年后的新评选,活动历时9个月。“三评西湖十景”活动将“还湖于民”、“还景于民”的民主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通过两轮投票,十大新景点出炉,并已经在第九届西博会开幕式上公布。


    灵隐禅踪--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是为杭州禅寺的最早踪迹。灵隐寺前有飞来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为大观。又有冷泉之水,时而清流潺潺,时而湍急奔流。灵隐寺得名于创建者慧理所言:“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景名“灵隐禅踪”,再现此意,而意境全出。      


    六和听涛--六和塔原有塔院开化寺,其中有一楹联写道:“灯传慧业三摩地,鼓应潮声八月天”。六和塔地处月轮山上,每当大潮横秋之日,人在高楼之时,中秋圆月似乎也可听闻:那皎皎月轮乘潮辚辚而行,天籁声中,隐隐裹挟着千军万马之势,“十万军声半夜潮”(唐代李廓),别有一番波澜壮阔的盛况。至于秋高气爽季节,登塔听涛更生沧海观日之意,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岳墓栖霞--“岳墓栖霞”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还摹写了这位民族英雄在其《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栖霞,“岳墓栖霞”这一景名也给西湖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感。      


    湖滨晴雨--杭州有句名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为西湖景致的四时皆宜。而长久以来,从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讲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却唯独没有说到雨湖。所以,这次的“湖滨晴雨”景名既是对苏轼描写西湖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个再现,也是对西湖四时美景的一种补写。 


    钱祠表忠--钱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闻莺”,是以风景极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万松书缘--万松书院初创于明代弘治年间,明清以来,万松书院成为浙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守仁、齐召南、秦瀛、袁枚……这些当年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和才子,由此也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万松书院也被称作“梁祝书院”。      


    杨堤景行--“杨堤景行”因有市民提名,且为多数专家赞同,所以取代了原来的预选景名“杨堤晚秋”和“杨堤秋韵”。“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这也是杨公堤上至今惟一尚存桥拱圈旧构的古桥。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可谓形神兼备,既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三台云水--三台山景区兼有江南山地和水乡之胜,山环水绕之间,最具分量的景点是于谦墓(祠)。是以三台山一带景观层次最为丰富,也最为秀美壮丽,动人心弦,是西湖风景中的一大观。“云水”一词点出这里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梅坞春早--“梅坞春早”原预选景名题作“梅家春早”,现据市民建议而改作“梅坞春早”。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不掩如春气象。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的独特美景。 


    北街梦寻--缆船石上,维系着一条车同轨书同文的梦迹;慕才亭下,埋葬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之梦;武松墓道,刻写了一个除暴安良的英雄梦想;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寄托了富民强国、兴盛国货的凌云壮志;秋水山庄,承载过一个追求民主自由的憧憬;菩提精舍,静逸别墅,穗庐,海盐馆……一条北山街,串起了西湖无数个萦绕人心的梦魂。而那一个个梦怀,又让西湖成为了后人的一个梦寐以求。景名“北街梦寻”由此而来。


(编辑:橡皮树)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