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网师园的植物配置
来源:《园林》杂志 作者:卜复鸣 日期:2005年7月25日
 
 

 


    网师园为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其植物配置也多采用规则式的对植形式:照墙前对植盘槐(龙爪槐)二株,《周礼》曰:“面三槐,三公位焉。”三公即为宰辅,在古代,非官宦人家不能用盘槐对植于屋前。在大厅“万卷堂”的前庭中,对植有白玉兰二株;该厅原名“清能早达”,“清能”即为古代官吏的品德,“早达”即早年发达之意,而白玉兰早春开花,冰清玉洁,暗寓其意;大厅后对植桂花,古代因“桂”“贵”谐音,所以寓意夫妻“两贵当庭”、“双贵流芳”;同时白玉兰和桂花相配,春来玉兰一树千花,夏日绿荫满庭,秋时金桂飘香,冬天则玉兰叶落,极富季相变化,又有“金(桂)玉(兰)满堂”的象征。在“五峰书屋”、“集虚斋”、“梯云室”等读书课徒之处的庭院中则配以假山小品,杂植山茶、玉兰、木瓜、红枫、枸骨等四季花木。

    中部园林以“彩霞池”为中心,在池岸处点缀南迎春、络石等常绿披散性灌木。池南主厅“小山丛桂轩”前以假山花池上配植桂花为主,以合北朝庾信《枯树赋》中的“小山则丛桂留人”的主题。池北“看松读画轩”前有古柏一株,相传为南宋园主史正志所植,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黄石花池中遍植牡丹、海棠。在池东靠住宅的山墙上,则用木香作垂直绿化,春时千枝万条,千花万蕊,带月垂香,有惹风舞雪之态。

    西部内园即为“殿春”庭院,古代因一春花事,以芍药为晚,故名“殿春”,此处原为芍药圃,清代嘉庆年间,当时网师园以盛植芍药而名闻于世。芍药圃南,与之一墙之隔的,现辟为牡丹圃,春时国色天香,韶光融融,为春天品茗的好去处。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