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北京明清故宫及其建筑空间艺术
来源:华景园林 作者:徐伯安 日期:2005年8月24日
 
 
    北京旧城中心,有一座巍峨壮丽的宫城。它,就是明、清两朝的宫廷——紫禁城,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北京故宫。这里的一切既是过去封建皇权的象征,又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故宫正式兴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完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至今已有578年的历史了。这个阅经四个冬春。集中全国优秀工匠、军工和民夫30万人的巨大土木工程,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营垒,明、清两代24个皇帝先后在此统治了491年。

    它方圆3.5公里,南北长960米,东西760米。总面积72.96万平方米,合占地1087亩。它四周有城墙,高10米。城外12米处有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宽52米。城的四角各有一座角楼;四边各设重檐宫门一座,东边东华门,南边午门,西边西华门,北边神武门。宫城内大小建筑共9000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整个故宫可以说是殿阁相连,宫阙相望,有若众星环列。它虽不像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所描写的秦代宫室那样,殿、堂、楼、阁多到“不知其几千万落”;地形复杂得“高低冥迷,不知东西”的程度,但却也是千门万户、迥转曲折、一眼望不到边的“深宫九重”的格局。

    故宫之大,不仅是我国古代留下的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组,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城之一。

    故宫的建筑分外朝和内廷两部分:中、东、西三路。

    外朝和内廷是紫禁城前后(即南北)的功能分

    区。前者是皇帝即位、生日、颁发重要诏书、“金殿传胪”等节庆日子举行大典的地方。外朝包括从宫城正门——午门,经太和门。到乾清门外之间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建筑物,即所谓“前三殿”,以及它左右的廊庑、朝房等辅助建筑物。后者是帝后、嫔妃起居的寝官、御苑。包括乾清门的乾清官、交泰殿、坤宁宫三座建筑物,即所谓“后三殿”,以及后三殿左右的东、西六宫,北边的御花园、钦安殿等建筑物。

    中、东、西三路是紫禁城左右(即东西)的规划骨架。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纵贯官城南北的中路轴线。作为紫禁城主体的“前三殿”和“后三殿”,就座落在这条轴线上。这条轴线又是北京城全城中轴线的高潮区段。如此处理充分体现出“天子择中而居”的霸道思想。

    东路、西路各建筑群间,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大体上是以中路轴线为依托,

    采取均衡构图手法布局的。它的规划者巧妙地把散落在东、西两路的、彼此用高墙隔开自成天地的几十个大小院落,并联、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有人计算过,围合这些院落的宫墙,长达20公里左右。如果把它们排成一条直线,比北京东西长安街一个半来回还要长出许多。

    故宫的院落,由于功能不一,它们的性格也不尽相同。粗略划分大致可归纳为四类:

    一类,宏伟壮丽,像太和殿前院落那样占地面积大到2.5万平方米。太和殿位于院落的北端,矗立在高达6米的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上,四周围以低矮的廊庑朝房,视野十分开阔。人们站在太和殿大台基上,环顾四周一片淡淡的灰色屋顶托着一片浓浓的黄琉璃瓦,紫禁城外寺、观、民舍皆在其下,反衬出太和殿居高临下的至尊地位。

    另一类,肃穆深邃,如西路的慈宁花园。园内遍植松柏,园内建筑全都是佛堂、禅室。每当帝后礼佛,磬鱼齐鸣,香烛尽燃,诵经之声不绝之际,气氛便显得格外神秘深邃、超脱飘逸,完全是一派佛门境界。

    再一类,封闭紧凑。最典型的是东、西六宫。它们的占地面积相对来说都很狭小,大不过1600平方米。它们都被禁锢在高大的宫墙之内。院落里偶或栽种两三株老树,点缀几盆庭花,就算作是宫内的一点生气了。当年的嫔妃们住在这与世隔绝的深宫之中,无异于生活在人生的“牢笼”里。

    又一类,清新雅致。中路轴线上的御花园就属于这一类。它虽然摆脱不掉宫廷建筑的瑰丽气质,但也能宜人怡性,有迂迪不尽之致。园中古柏苍劲挺拔,绿影满地,斑驳陆离,洒扫不去。亭、阁、轩、榭散落其间。奇石异卉,集于一庭,争巧斗艳,冬夏不疲。御花园就像镶嵌在紫禁城中的一块绿洲那样,晶莹照人。

    这些性格完全不同的院落,打消了人们对故宫的错觉:以为它的院落全都是同太和殿或午门前等外朝中路院落一样,过于宏伟、刻板,而失之于生意和情趣。

    外朝中路每个院落孤立???????????o稘?地看去,确实刻板、单调;但是,总合起来观察,却能使人领略出些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这个总合起来的院落群,是一个艺术上完美的建筑空间序列。它是由从大清门(明时称大明门)经天安门(明时称承天门)、端门到午门,以及由午门进太和门到太和殿前,五个不同尺度、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院落所组成。目的是为了通过它们之间的交替出现,反复对比、烘托,来强化太和殿的至尊地位。

    其中,天安门前的一组是整个外朝中路空间序列的前奏。明、清两代天安门广场是用高大封闭的红墙和数百间单调的千步廊,所围成的“丁”字形收缩性空间。尽管在天安门前院

    落向东西两翼延伸,形成“天街横亘”的形势,但总的还是给人以狭窄紧迫的感觉。过了天安门,端门前的院落,无论是宽度,还是深度,都骤然地大幅度收缩,空间越发显得紧

    迫。人们受到的压抑,也就越发强烈了。这种压抑感正是对皇权畏惧的起点。端门后午门前的院落,虽然深度被拉长了,增加了院落的纵深感,但由于两厢廊庑壁立,依然给人以狭窄紧迫的感受。在这个修长院落的尽头,傲然耸立的午门,使这种狭窄紧迫的感受达到了顶点。进入午门后,是一个深度浅、宽度相对加大的横向空间。同前面几进院落形成鲜明对

    比,显得开阔舒展了许多。人们的压抑感,到这里获得骤然释放。这个释放并不会使人轻松。相反,使入朝者在畏惧心理上更添加了对皇权臣服的成份。这是因为巨大往往可以唤起人们的崇敬和景仰心理活动。这里就只能是对皇权的臣服。这种心理诱导,十分重要。为朝臣即将见到皇帝,在思想情绪上作了充分酝酿。当混杂着畏惧、景仰心理的人,从昭德、贞度两门绕过太和门,进入空间更为宏伟壮阔、殿宇更为高大瑰丽、禁卫更为森严逼人的太和殿院落时,不由自主地五体投地,也就可以理解了。

    今天,封建意识的钳制被打破了,皇帝的权威扫地了,人们不会再有当时人的心态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不单单是一座过去时代的封建宫璺,而且还是一座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历史名作;看到的也不仅仅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和泪,而且还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辉。

    如果你顺着上述空间序列。作一次漫步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这是一次艺术的享受,美的历程。

    原来,这个空间序列的艺术效果,是通过建筑群组纵深层次的处理获得的。这些层次不是一下子全都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而是一个院落一个院落地,随着人们向纵深方向前进的时间顺序,逐步展示出来的。就像欣赏一幅中国画长卷那样,随着画卷的逐段展开,人们总是怀着一种期待感,期待着画面的高潮和点睛之笔的展现,从而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高潮和点睛之笔的所在,就是画卷里的主题,建筑群中的重点,对故宫来说,自然就是太和殿院落和太和殿本身了。它前边的四进院落都是从属于它的,都是为着烘衬它而着

    意铺陈的。像一部交响乐章一样,这个空间序列既有前奏,又有高潮;既有尾声,又有呼应,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假使我们用音符来表示故宫院落空间的起伏变化,那也许是一曲声韵和谐,缓速有致的乐章。德国19世纪哲学家谢林(1775——1854)和诗人歌德(1749——1832)都曾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同他们大致同一时代的德国音乐家豪普特曼(1792——1868)又反过来强调:“音乐是流动的建筑”。这类说法或许就是因为建筑和音乐。有着某些共同特征的缘故。

    建筑和音乐的艺术形象,都可以使它们的欣赏者有较大的想象余地。建筑和音乐所运用的艺术语,都只能抽象地表达其艺术的思想内容,如雄伟、纤弱、质朴、华丽、幽深、开阔

    等等。更深刻更具体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或感情,以及生活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其他艺术形式,诸如雕刻、绘画,甚至文字才能体现出来。时代不同了,

    人们又会以不同的思想感情,去领略这些“字眼”所传达出来的新的思想内容。

    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建筑和音乐在离开产生它们的旧时代以后,仍然能以内涵的艺术魅力.去打开新时代人们心灵的窗扉,给人以美的享受。

    故宫,既博大、壮丽,又细腻人微。它是美的集合,艺术的结晶。产生它的时代虽已一去不复返,造就它的建筑匠师们虽也已成过客,但故宫的美和建筑空间艺术成就却是永存的、不朽的。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