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国外名园 >> 正文
 
里约热内卢植物园
来源:《园林》杂志 日期:2005年9月12日
 
 


     该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巴西海滨城市里约热内卢中部,占地141公顷。1808年由当时摄政的John王子创建,1822年对公众开放。 

     巴西是世界上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里约热内卢气候宜人、雨水充沛,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再加近200年间未经战乱,因此该园景观非常漂亮。从植物园大街920号或1008号步入园中,只见林木葱茏,到处花团锦簇,莺歌燕舞。给人最深的印象是树木品种多,而且非常高大。据介绍:该园室外展示区有7000种热带植物,木本的就有5500种。其中许多树龄超过100岁。很多大树不但高大壮观,而且树干从下到上密密层层附生着苔藓、蕨类、凤梨和仙人掌科植物,这在其他植物园中很难见到。 

     展示区的布置非常自然。为游客服务的设施大多集中在门口附近,占地很小。纵横的道路分隔出各植物区,每个植物区通常由大树和草皮组成。道路两旁主要是菜王棕(Roystoneaolearacea),高大整齐,非常壮观。赏心悦目的专类园主要有:豆科专类园,标志性树种是巴西的国树—巴西木(Caesalpiniaechinata)。漆树园,主要是芒果,果实累累。樟树园中美洲特产的樟科植物奥蔻梯木(Ocoteaspp.)是著名的药用植物,其黄樟素的含量达84%,是樟科植物中最高的。亚马孙植被区有一株高20多米的爪哇木棉(Ceibapentandra),主干明显膨大,基部的板根似巨大的蝴蝶。还有玉蕊科的炮弹树(Couroupitaguianensis),树干上挂满了直径10余厘米的球状果实和类似木棉状的红花,非常奇特。蔷薇园和日本园虽不大,但也非常精致。园中还点缀着6个大小不一的水面,生长着王莲、荷花、睡莲和莎草科植物。供游客休憩的长廊挂满攀援植物,除凌霄、西番莲等常见种外,一条由大花马兜铃组成的长廊格外引人注意。 

     炮弹树 

     室内引种栽培区共有200多个科的8000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植物。主要有兰花室、凤梨室、仙人掌室、食虫植物室等,它们被分散在园中,而且建造年代不一。兰花室是该园最早的温室,1890年建造,当时为木结构,1930年改为金属结构,呈八角型。搜集了3000种兰花(含品种)。仙人掌温室始于1910年,最初只收集巴西原产的附生类型仙人掌科植物。1931~1938年,得到著名的德国专家巴克贝格(C.Backeberg)帮助,种类大大增加。目前有400多种,大多来自墨西哥、美国和南美其他国家。食虫植物室内有450种植物。主要有从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及东南亚来的猪笼草;从美国和墨西哥来的捕蝇草;巴西本国不同地区来的茅膏菜;还有从美国东部沼泽地带来的瓶子草和狸藻。凤梨温室是1996年得到巴西环境部资助后才建造的,由于巴西是凤梨科植物的主要原产地,因此种类增长很快。目前有1700多种(含品种),许多珍奇的原种来自亚马孙和大西洋海滨雨林,还有从巴西东北部卡汀加群落引种来的。 

     该园的科学研究始于1890年,当年建成图书馆和标本室。目前已有图书66000册,标本33万份。研究人员48名和技术人员17名承担着巴西植物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许多课题,并且和世界上许多植物园和大学有交流合作。 

     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历史悠久、园景优美。许多名人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和瑞典女王、日本皇妃都曾留下足迹。目前它被巴西政府确认为巴西自然历史与艺术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生命博物馆”。世界上许多植物学家、园林专家公认它是世界十大植物园之一。随着巴西经济科学的发展,它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