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人居景观 >> 人居文化 >> 正文
 
波兰人到牛奶吧找社会主义情怀
日期:2010年11月19日
 
 

波兰人到牛奶吧找社会主义情怀

    昔日公共食堂今朝怀旧之地 

    到波兰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那就是遍布全国各地的“牛奶吧”。“牛奶吧”并不只单纯供应牛奶,而是以前社会主义时期的公共食堂。虽然时代变了,但仍有不少人到这里怀旧,寻找那个岁月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时期的大食堂 

    上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波兰还处在计划经济和供给制时代,经济落后,食品短缺,人们买什么东西都要排长队。那时,波兰工人的工资很低,有些工厂没有食堂,政府就建立“牛奶吧”,其实就是公共食堂,目的是让贫穷的波兰人至少每天能吃上一顿热乎饭。“牛奶吧”提供的食品非常有限,主要是奶制品、汤和卷心菜等,当然也有一些主食。到了上世纪90年代,菜单上还加了肉类。味道谈不上可口,但好歹能够吃饱,更主要的是价格非常便宜,因为在那里吃饭,政府补贴40%,算是一种社会主义福利。 

    今天的“牛奶吧”食品比以前要丰富得多,而且味道也好不少,提供波兰传统的食品,各种美味的汤、卷心菜沙拉、炸猪排、各种馅料的饺子、烙饼等,饮料方面有果汁、可乐和矿泉水,当然少不了牛奶,但绝不卖酒精饮料。价格仍然非常便宜,3美元可以买三道菜,所以顾客不少。

    几十年几乎没啥变化 

    如今的波兰经济已经大大好转,整个国家充满活力,不要说在首都华沙,就是在其他一些城市,各种各样的外国餐厅和洋快餐也处处可见,但“牛奶吧”并没有随着波兰社会制度的改变而消失,相反,这种社会主义时代的福利餐馆不仅在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市场上生存下来,而且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在华沙最繁华时尚的地区,仍有“牛奶吧”的存在。 

    大部分“牛奶吧”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还保持着当初的布局和风貌。进入大门,是一些塑料桌椅,然后就看到一个冰冷的铁柜台,后面站着一个面无表情的服务员,围着一个白围裙。点完菜就必须耐心等待,什么时候上来,全看运气。前来吃饭的除了附近的学生、职员、商贩、退休者外,还有无家可归者。只点一杯茶,拿一份报纸可以呆很长时间。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在那里还能看到穿着体面的官员、学者、艺术家,互不相识的人会在同一张桌上吃饭,吃得同样非常简单。人们在柜台点了菜后就等在窗口,直到自己的菜出来端走,没有服务员会给你把菜送到桌子上。没有音乐,没有交谈,人们埋头吃饭,吃完后把盘子放回去然后走人。 

    不过,对于外国人来说,在“牛奶吧”吃饭语言会是一个问题。这种餐馆主要是针对当地人的,所以没有英文菜单,而且多数也没有图片,服务员让你点菜,你只有两个选择:傻乎乎地点头,给你什么你就吃什么,或者等一个好心的会说英语的人来帮你。当然,还有第三个选择,那就是用手势比划,不过服务员的耐心一般不多,如果你不停赔笑的话,服务员可能多看你两眼。 

    了解波兰文化的窗口 

    对于许多波兰人来说,在这里吃饭并不是为了大饱口福,在这里吃饭本身就非常有意义,那种体验是无价的。在许多波兰人心目中,共产主义时代的“牛奶吧”代表了波兰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自由市场所有奇迹也无法替代的。当地一位会计师对记者说,他们习惯这里的一切,包括服务员的态度,波兰人一直就是这么过来的。 

    波兰心理学家萨玛修每周至少要到“牛奶吧”吃一顿饭,她说那是真正波兰的东西,已经根植于波兰的文化中。对于“牛奶吧”拥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她有自己的看法,她说:“那是社会交流的场合,我在那里能够见到几年来一直认识的人,他们说的故事每个人都熟悉,每个人也都相互了解。这种饭馆让人们感觉到生活的连续性。更为人们提供了怀旧的场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人提出是否该让“牛奶吧”关门,2002年,波兰财政部长声称要减少“牛奶吧”的补贴,结果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强烈抗议,右派和左派的政治家都极力反对,迫使他放弃了这一计划。波兰人对“牛奶吧”融入浓厚的感情,以至于移民到美国的波兰人会在自己的社区设立“牛奶吧”,里面的格调和菜单跟波兰家乡的一模一样。

推荐阅读:

毛里求斯 岛国情怀纯到极致

中国最美的地方 盘点6大华丽洞穴

世上最丑陋的10大建筑大排行

伊丽莎白女王公园

 
   
  (编辑:毛怡群)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