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锦祠堂群”现存5个祠堂,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锦村祠堂群全貌。
 媲鲁何公祠是现存5个祠堂中最精美的。
在高明,很多村子都建有祠堂,多是一姓一祠堂。但是高明区更合镇新圩居委会的朗锦村却很特别,全村姓何,祠堂竟有7座之多,现存5座,还聚在一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记者近日前去一探究竟。
第一个祠堂已410“岁”
朗锦村坐落在新圩墟东北2公里、沧江河南岸,元末明初时,明城镇塘际村何姓人家迁徙至此建村。200多年后,村子发展壮大起来。公元1599年,也就是距今410年的时候,村人建祠堂拜祖,名“西源何公祠”。记者看到,该祠堂不大,占地约200平方米,墙壁上有诗画,瓦面上顶有龙船角,走廊上刻有木雕像及花草。该祠堂与其他4座祠堂离得稍远,门口堆满柴草,一看便知平时是不用的。村民介绍,这是村里第一个祠堂。“这祠堂偏远,又有个‘西’字(一命归西),村里死了人就用它来摆酒,平时是不开门的。村里人都知道,‘西源’门一开,就不是好事,就是白事。”村民何其芬说。
祠堂木雕像精美
据悉,西源何公祠建成后的100年间,朗锦村先后又建起了表山何公祠和妙山何公祠,表山何公祠的规模、结构与西源何公祠相仿,而妙山何公祠目前已不复存在了。
“这些祠堂并不是全村共有,办全村大事找不到地方,似乎不太好。”村人说,到了公元1706年,朗锦村人决定建一个全村共有的大祠堂,叫“何氏宗祠”。该祠堂三进两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气势恢弘。走廊上刻有木雕像及花草,相当精美。村人说:“普通祠堂都是两进祠,先人希望村里能出状元,当大官,有意建三进祠。”可是后来似乎没有出过状元,也没出过大官。现在村中凡有大事、好事,都在这里做。
5个祠堂聚成“祠堂群”
三进宗祠之后,朗锦村又建起了3个祠堂,分别为媲鲁何公祠、仁轩何公祠和天香何公祠(已改建,不复存在)。现存的5个祠堂中,最精美的当推媲鲁何公祠。该祠堂建于公元1721年,距今288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它与众不同之处是,走廊上刻的木雕像特别多,特别精美,而且瓦顶上有一排陶瓷人像,个个精工制作,栩栩如生。可惜的是,这排人像已残缺,村人心疼地告诉记者:“5年前被人偷走了一部分。”
现存的5个祠堂聚在一起,蔚为壮观。2006年,佛山市开展文物普查,专家们看到朗锦村这一奇特现象,感到惊讶,命名“朗锦祠堂群”,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