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人民网
作者:陈培栋
日期:2005年9月7日 |
|
|


提起深圳和香港这两个现代化城市,人们首先联想到的便是高耸的楼群,喧闹的街市。然而,在深圳湾的海滩上,生长着一片特有的红树林植物群落,这片红树林在人们的保护下,形成了福田、米埔、内伶仃岛三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155.8公顷,成为鸟儿所钟情的“天堂”,是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点保护对象。1993年7月,红树林保护区已加入了“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1995年9月,根据拉姆萨尔公约,米埔及深圳湾这块城市周边的净土被列入《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目录》。
正值秋风起雁南飞的时节,我们来到福田自然保护区,穿过红树林浓荫遮盖的水上浮桥,登上了海上一座观鸟屋。遇上了守岛护鸟18年的劳动模范张贻安,正在监视着海上飞行的一群群水鸟。他向我们介绍说,从20日开始,第一批30多只野鸭已从北方飞进湾来,接着鸬鹚、苍鹭、赤颈鸭、绿翅鸭……相继而驻,到11月底,沙咀那片红树林将聚集越冬候鸟两三万只,每棵树都有6至7窝鸟巢,在那里生儿育女,到明年3月才飞走。
眼前泡在水中的红树林,如一幅铺向大海的绿绸。数以百计的白鹭打着雪白羽翼在空中翱翔,姿态飘逸。深圳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庄站长说,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和内伶仃岛猕猴保护区,是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只有815.8公顷,但动物资源丰富。内伶仃岛有600多只猕猴,19个自然群体;有鸢、鹗、褐翅鸦鹃、四声杜鹃、秧鸡等110多种鸟类。每当秋冬季节,南起澳大利亚、新西兰,北到蒙古、西伯利亚,有10多万只候鸟飞来这一带歇脚、“加油”或过冬。
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共有鸟类189种,其中卷鹈鹕、海鸬鹚、白琵鹭、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小青脚鹬、鸢、鹗、黑嘴鸥等23种为珍稀濒危物种。每到秋冬季节候鸟南迁时,这里十分热闹,成千上万只小鸟在沿海滩涂、水面集结成群,寻食嬉戏,比翼飞舞,场面蔚为壮观。为了使鸟儿不受惊扰,深圳市政府投入2000万元,在保护区旁的公路沿线,筑起了一道500米长的隔音墙。
与福田红树林隔河相望的是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该区建于1973年,以保护鸟类为主。在香港记录的400种鸟类中,米埔就有300多种,每年约有4万至5万只水禽来这里觅食和栖息,其中有许多是珍稀鸟类,如黑脸琵鹭、红隼、白鹳等。黑脸琵鹭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全球现时共有1069只,近两年由于深圳湾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好,来香港米埔越冬的就有258只,约占全球总数的1/4。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还用了50万元,首次用无线电追踪香港黑脸琵鹭的生活情况,以更有效地记录黑脸琵鹭的数目和行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