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长春日报
作者:赵雪
日期:2017年10月9日 |
|
|

图为南溪湿地公园精美的绿化景观。 贾春文 摄
波光粼粼的水面,与两岸植物交相辉映,是城市中难得的“绿岛氧吧”;长白文化园、光影桥、生态岛等景观点缀其中,让伊通河两岸变成了“城市外滩”……作为开放性的城市综合性湿地公园,“十一”期间的南溪湿地公园游人络绎不绝,人们不停赞叹眼前的美景。昔日的“烂坑塘”,如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这是建设者们辛苦努力的结果。3日,记者走进中铁二十五局长春南溪湿地项目部,实地了解建设者们为打造最美南溪湿地公园所做的不懈努力。
“南溪湿地公园是集建筑、配套工程,绿道及园路工程、路网工程、桥梁工程、水景工程、水电工程、设施系统、构筑小品、驳岸等于一体的综合工程,几乎涵盖了建筑施工的所有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全面的施工技术。”中铁二十五局长春南溪湿地项目部项目经理李飞告诉记者,除了工程面广,他们最大的难题就是工期紧。
受气候影响,南溪湿地项目今年4月份复工,那时距开园仅剩6个月,要在6个月里完成剩余70%的建设任务,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项目一开工就进入了与时间赛跑的状态。为了确保工期,项目部将园内施工进行责任划分,层层落实责任,并加大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投入,在确保施工工序环环紧扣的同时,攻克了多个难题。
攻克的第一道关,就是“搬走”一座“山”。在南溪湿地公园西侧有一弃土场,由于常年堆放渣土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渣土山。这块硬骨头必须先啃下!项目部修筑了4条与市政道路相连的便道供运输车辆出入,施工人员日夜蹲守在工地,夜间指挥车辆外运渣土,白天进行山体整形。每天70余台挖掘机、500余辆渣土车不间断作业,经过两个月努力,共外运土方100多万立方米。
七八月份暴雨连连,为了防止遭遇洪涝灾害,保证上游泄洪顺畅,项目部不得不将修好的过河施工便道挖开。受降雨影响,现场施工不连续,但是建设者们坚持“小雨当出汗,大雨避一避,雨停接着干”。距离开园还有两个月的时候,项目部负责人、技术人员日夜蹲守在工地,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施工计划安排从最初的月计划细化到周计划,再到日计划,最后精确到小时计划,施工高峰期每日投入施工人员2000多人次,机械设备500多台。
水、电、热力、内装修、外装混凝土板、外装玻璃幕、钛锌板、给排水、消防、周边景观土建等十几项施工同时进行的游客服务中心,从框架结构到施工完成仅用40天;基本都坐落在原伊通河滩地上、地基承载力几乎为零的园路,在项目部反复试验下成功铺设……一个又一个难题被突破,一个又一个景观展露芳容,这是建设者们上下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长春人民打造最美的南溪湿地公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