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生活报
日期:2017年9月27日 |
|
|

桦甸市城区一角
“一江秀水、百里桦林、千顷湿地、万山红叶”,这是吉林省桦甸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烫金”名片。近年来,依托资源优势,桦甸市的旅游棋局风生水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2017年获评“最具绿色(旅游)投资价值城市”。
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山区的桦甸市,总面积6624平方公里,人口45万。深厚的文化积淀,秀美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造就了桦甸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自2016年以来,桦甸市委、市政府在调结构、促转型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其中,着力构建“431”绿色产业新体系中的“1”就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服务业繁荣发展,加快推进“335”行动计划中的“5”就是制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通过上下联动和旅游项目拉动,实现旅游开发建设新突破、旅游宣传管理新突破、旅游收入新突破。
为破解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桦甸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设立专项资金,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企业发展,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旅游开发。二是制定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对旅游招商项目及引荐人给予扶持、奖励,对重大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允许旅行社参与政府采购和服务外包,促进旅游项目落地和旅游企业发展。三是通过精心策划包装项目,获得更多的国家和省专项资金,兴建一批景区道路、滨水码头、服务中心、景区标识等基础设施,构建起功能完善、支撑有力的基础性平台体系。四是鼓励金融机构业务创新,贷款开发商业性景区项目。五是引导支持驻地企业加快产业转型。
桦甸市把旅游业列为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之一,抢抓国家支持“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全省和东北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东北亚重点国际旅游目的地。他们充分依托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一江三湖”,红石国家森林公园、肇大鸡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打造“原汁原味”的生态旅游;立足白山发电厂、夹皮沟金矿等传统产业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包含杨靖宇密营、魏拯民烈士殉国地以及众多战迹地在内的红色旅游,则成为传承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工业游、生态游、红色游”,打造出桦甸的靓丽名片。
近年来,桦甸市把文化旅游融合作为壮大旅游业、带动三产、促进转型发展的根本出路。桦甸市凭借厚重的历史积淀和多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八方来客,苏密古城遗址、寿山仙人洞、苏密枫雪谷秦汉石刻,让人们领略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众多的影视拍摄基地、摄影基地成为影视创作的首选。各地的影视剧组陆续在桦甸拍摄了《关东金王》《静静的白桦林》等近40部影视剧,极大地提升了桦甸的知名度。
桦甸市还依托中国·长白山林蛙之都、国家野山参标准化示范区等品牌农业资源,结合脱贫攻坚着力开发特色花海、垂钓采摘、民俗体验、拓展训练等旅游产品,建成一批旅游名镇、民俗村和农家乐项目,促进了农旅融合、农民增收。2016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到7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4.1亿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