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古建相关 >> 正文
 
昭陵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05年9月7日
 
 


    昭陵位于沈阳市区北部,俗称北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朝第二代皇帝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与福陵和永陵齐名,合称"关外三陵",但其规模宏大,结构完整,远非其他二陵可比。昭陵建筑完整无双独具特色,仿自明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是汉、满民族文化交流的典范。由沈阳市南站或北站出发,均可乘汽车直达昭陵。


    昭陵不依山傍水,而是直接建在平地上。四周护以缭墙(围墙),极似一座小城。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主要建筑有华表、石狮子、石桥、石牌坊等。石牌坊东是更衣亭,西为省牲亭;中部,从正红门到隆恩门。其间的主要建筑有华表两对、石兽六对(石狮子、石麒麟、石獬豸、石骆驼、石马和石象各一对),其中的一对石马传为仿皇太极生前最喜爱的两匹坐骑“大白”和“小白”而造。石兽群北中轴线上有碑亭,内有康熙亲自撰文的“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楼两侧有茶果房、膳房、涤器房等建筑;后部,从隆恩门到宝顶。这部分主要建筑有隆恩殿、东西配殿、隆恩门、明楼、焚帛亭和地宫等。后部是陵园的主体部分。昭陵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为:神桥、牌楼、正红门、碑亭、隆恩门、隆恩殿、明楼、宝顶。两侧呈对称布局,建有辅助建筑。


     

    墓主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为金(后金)主。并于天聪十年(1636年)改国号为清,称皇帝。皇太极在位期间,积极推行汉化政策,不仅仿照明制设立“六部”官衙,而且组织人力翻译汉文典籍,他与其父努尔哈赤一样,对满族初期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竣工于顺治八年(1651年),至今已有350余年的历史。后经康熙、嘉庆二帝增建,才成今日规模。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昭陵辟为公园。建国以来,经过不断维修增建,广值花木,造湖筑堤,增添楼台亭榭,现在昭陵已辟为北陵公园,成为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


    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陵园内楼台殿阁,气象轩豁,黄瓦红墙,绿树掩映,壮丽辉煌。现已成为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