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马蹄寺石窟之上、中、下观音洞
马蹄寺石窟之三十三天洞
马蹄寺石窟之普光寺
马蹄寺石窟之千佛洞
马蹄寺石窟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 正文
 
马蹄寺石窟之马蹄殿
来源:巴扎部落 作者:马蹄寺石窟之马蹄殿 日期:2006年5月22日
 
 

    马蹄殿位于藏佛殿北侧,是马蹄北寺比较重要的洞窟之-。窟平面近方形,窟内有中心方柱。窟门用三,均作券顶,窟高390,宽10.06米,深8.60米。窟内南、北、西三壁凿圆拱形念,龛内已无造像,仅留门内及中心柱两则明代重绘的力士和供养人像残迹。现在窟内所见塑像均为现代新塑。中心柱正壁新塑三尊头戴桃形"班霞",金光耀眼的佛像,中间一尊为格鲁教派创始人宏喀巴,左面一尊为宗喀巴大弟子嘉操杰塑像,右面一尊为宗喀巴二弟子克珠杰塑像。这三尊一组的塑像被格鲁教派人尊称为"杰西赛松",意为父子三尊,极受藏传佛徒的推崇。

    宗喀巴,原名罗桑智华,一三五七年(元至正十七年)十月十日,诞生于现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藏语称湟中一带为"宗喀"。故而被称为宗喀巴,意为湟水滨人。宗喀巴自幼受佛教影响很大,后通过对显密教经论多年的研究,造诣愈来愈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1409年,宗喀巴发起了改革西藏佛教的运动,创立了西藏佛教的新教派--格鲁派(意为善规派),僧人戴黄帽,故俗称"黄教"。此教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等许多地区广泛流行,成为藏传佛教中的最大教派。马蹄殿中心柱前面左侧地有一凹陷的酷似马蹄的印迹,此乃天马所踩。西汉时的一天,天高云淡,丽日当空。一匹膘肥体壮,膀大腰圆的天马腾云驶雾、风驰电掣地自西天向东而去。当临近马蹄寺(时称"临松薤谷)上空时,阵阵乐音,缕缕香气穿云破雾,扑面而来。

    天马不由俯首下视,不看则已,一看立时惊呆:只见苍山叠翠,玉脉生烟、流水潺潺、白雪皑皑、佛窟遍地木鱼声声。好一处人间仙境。天马早已忘却了肩负的使命,身不由已地降临石壁,蹄落之处便留下了这不可磨灭的印迹。历史经历了千百年的变迁,石窟佛寺已满身疮痍,而这神骏蹄迹却依然如故,引人遐想,令人赞叹。清人高元振就曾写诗赞道:"飞空来骥足,马立落高山。入石痕三寸,周规印一圆。不缘驰穆驼,岂意列天闲。雨剥踪仍显,霜雕粉自班。年多碑尚勒,代远色弥殷。神马峰头立,旃旄漫渡关"。也正由于这神奇的马蹄迹,"临松山遂"改名为"马蹄山","青松丹峡流寓"也改称"马蹄寺",山谷中的河也成了马蹄河,连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此设置区公署时也命名为马蹄区公署。 


(编辑:夏腊梅)
 
·马蹄寺石窟之上、中、下观音洞.. ·马蹄寺石窟之三十三天洞
·马蹄寺石窟之普光寺 ·马蹄寺石窟之千佛洞
·马蹄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