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游友网
日期:2007年6月4日 |
|
|

洪江古商城是保存的古建筑群,堪称我国江南民居古建筑之精典,《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属全国罕见。如果把它作为湖南的重点人文景观开发出来,它将成为湖南旅游业的又一品牌。
地处湘西井冈山边陲的古城洪江,明末清初曾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腊而名扬一时,是滇、黔、桂、湘、蜀五省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享有“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誉。洪江古商城由来已久,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据专家考证,现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古庙、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青楼、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
洪江古商城的窨子屋大多建于明末清初,为斗拱造型,一色的青瓦灰墙,飞檐翘角,雕龙画凤。这些古窨屋建筑群一律按井字排列,错落有致,形成“七冲、八巷、九条街”的独特格局。古窨屋群巷内,青石板路和码头蜿蜒迂迴、高深莫测。有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民国时期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题字等,随处可见;有图案精美、雕工精湛、风格各异的用于防火的太平缸20多个。专家说,这里不失为大西南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的街道一般分为两种,平整、稍直且长的称之为“街”,沿山沟而建的叫做“冲”,冲、街之间因地势变化所形成的走道称为“巷”。街巷密集交错,石阶遍布,狭窄弯曲,除正街外长度最长的500余米,一般在200到300米,宽在2至4米,路面全是用石板铺设,是典型的古代商城建设模式。
在迷宫一样的洪江古商城街巷,星罗棋布着许多富商巨绅的宅第,有的甚至是货栈兼招待客商住宿的商行。宅第多为两进两层或两进三层,四周为青砖砌的封火高墙,中堂极为高敞。有干天井和湿天井,廊阶用十分平整的大青石板铺成,有的一块长至丈余。更罕见的是每进门就有一座用青石板镶制成的太平缸(别处皆为陶制),大的长约两米,宽高约一米,每一面都雕刻着精美的吉祥图案。还有些是圆形或六角形的观赏鱼缸,上镌诗词与鱼龙花鸟,书画和雕刻的艺术性均高,令人叹为观止。
洪江古商城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明清江南营造法式,又兼具显著的沅湘特色。每一处宅第都令人感受着天人合一的和谐,仅以砖、木、石为材料,铁钉都不用一颗,就造出一座座坚固、实用、美观的建筑。精致的窗棂、格扇、门雕与造型精巧的栏杆,飞檐翘角展翅欲飞,虽复杂细致,却又简朴自然,体现出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极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