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古建相关 >> 正文
 
溥仁寺
日期:2008年1月25日
 
 

    自1703年,康熙在热河兴建行宫,1711年,更名为“避暑山庄”。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正值他60大寿。各部蒙古王公贵族120人前来山庄“奉行朝贺”并“不谋同辞,具疏陈恳”,敬献白银20万两一致上书恳请修建寺庙为康熙祝寿。康熙遂在山庄外武烈河东修建了溥仁寺、溥善寺两座寺庙。博仁寺只用白银10万两,其余银两用于溥善寺建造。溥仁寺是外八庙中建成员早的,也是外八庙中现存的唯一康熙时建造的寺庙。因溥仁寺位于溥善寺之南,俗称前寺,称溥善寺为后寺。溥仁寺建成后,设达喇嘛、副达喇嘛、苏拉喇嘛、得木齐及格思贵等喇嘛60名。由清政府定期发给钱粮,一如官员之薪俸,此寺由八旗官兵守护。当年清朝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时,都要率领王公大臣及各民族首领到寺内拈香瞻礼。每逢农历三月十八日康熙寿辰时,喇嘛还要举行盛大的诵经法会,为皇帝祝寿,为国家祈福。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溥仁寺日渐倾覆。在军阀统治热河时期,拆毁了配殿、廊庑、僧房百余间。日本侵略军又拆毁了山门、钟鼓楼,并将寺内文物洗劫一空。新中国建立后,自家多次拨款对溥仁寺进行抢修。1982年,溥仁寺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87年起对此庙进行了全面整修,同时修复了殿堂内的文物。

    溥仁寺位避暑山庄东,武烈河东岸。溥仁寺在前,占地3.4公顷,俗称前寺;溥善寺在后,占地1.1公顷,俗称后寺。溥仁、溥善是外八庙中康熙年间建造的两座寺庙。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取得了平息厄鲁特蒙古准葛尔部民族分裂分子噶尔丹的判乱胜利。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漠北、漠南、喀尔喀等蒙古地区出

    现了20余年的安定局面,发展了这些地区的牧业生产,密切了蒙古各部与清中央政府的关系。这一年是康熙的60寿辰,“众蒙古部落,咸至阙廷,奉行朝贺,不谋同辞,具疏陈垦,愿建刹宇,为联祝厘”,康熙允其所请,于是年在热河建造了这两座寺庙,供蒙古诸部大聚会使用,取“寓施仁政于远荒”之意分别题名“溥仁寺”、“溥善寺”。

    溥仁寺按标准的汉式迦蓝七堂规制建造,山门面阔三楹,进深两间,两侧设腰门。进山门东西两侧立幢杆各一,幢杆北摆钟、鼓楼。山门正北为天王殿,面阔三楹,进深两间,两侧设腰墙。腰门与后部相隔,形成一进院落。二进院落正北为正殿名大雄宝殿,门额“慈云普荫”,面阔七楹,进深五间,周围廊,前后檐明次间设隔扇门,前据稍间设槛窗,后檐稍间封实墙。檐下用重昂五踩斗拱,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中三间后老檐前增设金柱四根,柱之间封屏壁,形成夹道通后院。屏壁前供主尊三世佛,左右山墙置坛,供十八罗汉,这些佛像均用昂贵的髹漆夹拧塑造。墙壁不施彩绘,顶棚设“六字真言”井口天花。殿内横额“具大自在”,条幅“以清净果证因护持斯万,现广长舌说法声震大千”。慈云普荫殿之前东西各立御制石碑一通,记述建庙背景,左右有配殿,面阔各五楹,进深三间。过慈云普荫为三进院落,主殿名宝相长新,面阔九楹,进深三间。中三间设廊,每间装隔扇,其余设槛窗,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布瓦硬山屋顶。殿内供9尊无量寿佛,表九九万寿。井口天花为六字真言图案。主殿前有东西配殿各五间,均由廊庑与后殿相连,形成三面封闭的院落。三进院落之后有大块平地,广植松、榆,今无存。


(编辑:橡皮树)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