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百科网
日期:2012年6月20日 |
|
|
扬州城考古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扬州老城区及西北郊,为隋、唐、宋时期扬州城池遗址,面积约16平方公里。扬州历代城池相互叠压,隋、唐、宋城遗址保存相对较好。1987年以来,经过科学、系统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基本查清了隋、唐、宋扬州城遗址的规模、布局、建城年代及其沿革关系。
隋唐扬州城遗址是唐代南方的重要城址。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原名吴州,隋开皇九年(590)改为扬州。7世纪时,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建成,扬州居水陆要冲,成为当时物资转运的中心之一。唐代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中心南移,扬州的地位日趋重要,曾为大都督府和淮南节度使、淮南道采访使、盐铁转运使治所,并是当时中外交通的重要港口之一。
抗日战争前,刘师培、罗振玉等人,曾收集和考证扬州出土的唐人墓志,见于《广陵墓遗文》和《国粹学报》中。抗日战争中,日本人安藤更生在扬州采集到古代的瓦和陶瓷标本,绘制了“扬州城附近要图”,并写有《唐宋扬州城的研究》一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扬州唐城作了全面调查,并对“子城”、五台山唐墓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等进行了试掘和发掘。
推荐阅读:
吉林渤海中京考古遗址公园
辽宁牛河梁考古遗址公园
山西晋阳古城考古遗址公园
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