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开平碉楼景区小传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湖光山色 >> 正文
 
开平碉楼――散落乡间皆是音符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日期:2005年11月16日
 
 


    开平的田野似曾相识,空气里漂浮着一股久违的味道,农妇们弯着腰在田里插秧,路边的灌木将枝叶舒展,老水牛行动迟缓、漫不经心,一只孤独的白鹭停落树梢。

    当那些高大坚固的怪物从村落间升起的时候,周围的一切刹那间变得光怪陆离,时间和空间模糊了界限。是谁把中世纪的城堡搬到了岭南乡野,并为它们添加了多立克列柱和哥特尖卷拱,还将巴洛克时期的绚丽桂冠戴在它们头上,再配以精巧的科林斯毛莨叶和柔美的爱奥尼克卷涡。窗裙、窗楣和山花都独具匠心,非但如此,在它们身上还能看到中式传统的灰塑和飞檐。这些建筑野心勃勃,尽华贵之能事,恨不得将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以及古老中国的所有修饰都穿戴于一身,虽饱经沧桑,却依旧富丽堂皇。


    碉楼,开平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这种强壮的看守。在来开平之前,你很难将“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五邑农村与古希腊神庙或罗马教堂联系在一起。大哲人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分布在325国道两侧的1800多座碉楼是一部中西乐器合奏的田园交响诗。我在开平的阡陌中游走,去听,去看,去感受那些散落乡间的音符。

    开平,北扼鹤山之冲,西接恩平之咽,东南有新会为藩篱,西南以台山为屏障。一百多年前,随季风一起来的还有大英帝国的炮舰。鸦片战争之后,成千上万的开平人远度重洋赴北美打工,五邑之地成了著名的侨乡。挣钱回家买地建房娶妻生子,然而在土匪的眼里,华侨便是“肥肉”。于是,“富家用铁枝、石子、士敏土(水泥)建三四层楼以自卫;其艰于资者,集合多家而成一楼。”(民国《开平县志》)1921至1926年6年间,开平诞生了608座碉楼。


    碉楼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混泥土外墙厚实坚固,大门是沉重的钢板,窗户小并装有铁栅,俨然一副防卫保守的姿态;然而,它上部的装饰却又融会中西,精巧细致,有的已是不畏繁琐、画蛇添足,一种张扬外向的性格显露无遗。

    在自力村,在蚬冈镇,我离碉楼只有几米,我隔历史已近百年。比起对陈年往事的凭吊,我更喜欢仅将碉楼放在今天做一次审美的观照:仰望瑞石楼,不应为逝去的繁华而惋惜,碉楼之王的皇袍虽已退色,但历经多年风雨侵蚀,其更显深沉与庄重;方氏灯楼,这个戴着拜占庭头盔的哨兵,它出现在地平线上的时候,召唤起了对辽远海的一次想象,灯楼变成了灯塔,而我是一艘小船;最让人震撼的是宝树楼,见到它,夜里必定梦见飞鸟,因为它们一振翅就可翱翔天空,从高处俯瞰这座东欧风格的杰作,而不必费尽周折让镜头避开被电线切割的天空和贴着瓷砖的民房。

    开平周围的都市,除旧立新,几年一大变,向着现代化高歌猛进,而现代的欧洲却在不遗余力地在保守着过去的传统。在一个玻璃幕墙和马赛克征服了几乎所有城市的时代,碉楼,这些历史十字路口的座标仍然倔强地矗立在田野之间,与伟大的时间对抗。

(编辑:夏腊梅)
 
开平碉楼景区小传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