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龙城热线
日期:2005年12月14日 |
|
|

普济寺的山门 普济寺
普济寺又叫前寺,坐落于梅山东、灵鹫峰下,是供奉观音的主刹,也是佛国第一大寺。全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5288平方米。它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唐咸通年间,现建筑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殿、堂、楼、轩计312间。
圆通宝殿是全寺主殿,高达20余米,殿内宏大巍峨,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登不觉挤,人称“活大殿”。殿中供毗卢观音身高6.5米,妙相庄严,观照自若。大殿两旁端坐着三十二观音应身,男女老少、圣凡人神诸像,栩栩如生,各具鲜明的个性。中山门与天王殿之间的通道两侧是钟楼与鼓楼,分别悬挂着3.5吨重的铜钟和直径近2米的皮鼓。每当夜半,悠悠钟声远荡海天。有人说: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声清悠及远,南海普陀普济寺,钟声宏亮被广,各有千秋。

普济寺大殿
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大乘庵,每年农历二月、六月和九月的十十八日免费开放,并全年对舟山市民(凭身份证)免费开放。
慧济寺
位于海拔291米的佛顶山上,故又称佛顶山寺。早先是一石亭,明代初建慧济庵,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扩庵为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经大力扩建,遂成普陀第三巨刹。全寺深藏于林屏之中,以幽静称绝。游人到达天灯台下的平坡,还见不到寺院踪影,只见一片郁郁葱葱的古林木。顺一路牌指引,进入一条间嵌莲花石板的甬道,两道黄墙夹路曲绕,行不多时,猛有金光闪耀,一座琉璃瓦顶的大寺院出现在眼前。真是“绝磴凌云嵌佛龛,扪天拄笏恣豪探“之感。

法雨寺 法雨寺
又称后寺。在普陀山白华顶左、光熙峰下,为普陀三大寺之一。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初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火。清康熙三十八年重建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现存殿宇194间,计8800平方米,分列六层台基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上有天王殿,后有玉佛殿,两殿之间有钟鼓楼,又后依次为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方丈殿。观音殿又称九龙殿,其中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