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纪念馆 >> 正文
 
北京国子监
日期:2008年9月18日
 
 

在北京,有个封建时代皇帝讲学的地方,这城建筑精美,水池环绕,构成“辟雍泮水”境界。这里不仅培养了不少民族首领子弟,而且还接待高丽、暹罗、俄罗斯、日本派来的留学生,这个地方叫国子监。

国子监位于北京安定门内东侧,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现为首都图书馆所在地,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按“左庙右学”的传统建筑规制建在孔庙右边。

    北京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据《周礼·师 氏》:《以三德教国子》的伦理观,我国很早就有国家办学的传统。汉代叫太学,晋代名国子学,唐代称国子监。以官职而兼师的校长叫祭酒,副校长名司业,教师称博士或助教等。就读学员除俄罗斯、高丽、暹罗等国的留学生外,中国学生有贡生、监生与官生之分。贡生是从各省推荐而来的品学兼优者,监生与官生是用钱捐来的,品学良莠不齐。按出身不同而规定的学习内容及年限也不同,一般教学礼、乐、律、射、御、书、数等课程,时间半年至3年不等。但八旗子弟的官生,因 教学目的特殊、学制为10年。学员宿舍称"号",而留学生宿舍叫"交趾号"。明清时谋图走仕途之路的人,能就读于国子监,毕业后如果又能在殿试中进士及第。金榜题名,那么就可在孔庙立碑,在家乡建牌坊和在朝中做官,认为这是人生最大的荣幸及光宗耀祖之事。 现将国子监导览如下: 国子监建于元代大德十年(1306),与东邻的孔庙同时兴建,此符合古代"左庙右学"的建筑规制。国子监以"辟雍"为中心,中轴布局,三进院落,占地2万多平方米。其建筑富丽,教学用房众多,古木苍翠,环境幽雅。

  集贤门  国子监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敬持门与孔庙相通。

  琉璃牌坊  为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正面额书"圜槁教译",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秀丽牌坊。

 辟雍  这是国子监的主体建筑,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兴建,是座方型重檐攒尖镏金宝顶式的宏丽建筑。其每面广深各52丈,四面开门,台阶六级,周廊环绕。廊外环以水池,池岸四面又设四个喷水龙头,池周再绕以汉白玉石雕护栏,四面架桥相通,这种奇特造型与彩绘辉煌的建筑,称之为"辟雍泮水"。 辟雍是清代帝王的讲学之处。皇帝来此讲学叫"临雍"。自康熙起,每帝即位都要来此讲学一次,以示朝廷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在辟雍的左右两侧各有房屋33间,合称六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于辟雍之北,为彝伦堂,是监内的藏书之所及教师们的办公区。敬一亭在彝伦堂后,为国子监的第三院落,院内有七座御制圣谕碑,祭酒和司业的厢房就设于此。

  十三经刻石碑  共190座,原立于东西六堂,现珍藏于国子监与孔庙的夹道内。这些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  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十三部,计63万多字,为我国仅存的一部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我国石刻经书始于汉代,该部石经由蒋衡书写刻于乾隆年间,故又有乾隆石经"之称。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