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国外 >> 正文
 
曼德勒:神秘的缅甸古都
来源:国际在线 日期:2007年3月23日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会、著名的故都、缅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约80多万,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语名称为“罗陀那崩尼插都”,意为“多宝之城”,系明东王1857年命名;又因缅甸历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缅华侨称它为“瓦城”。

    据说在缅甸的两大城市:仰光、曼德勒经济比重几乎占了整个国家80%,而在两大城市中仰光由印度人后裔控制经济,而曼德勒由华人后裔把持。

    曼德勒是昔日缅甸皇朝的最后一个首都,在缅甸历史上曾有过的多个古都,只有曼德勒的王城被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虽然王宫是被毁后重建的。曼德勒现在已成为旅游的中心,映耀出缅甸古代文化灿烂的过去。主要旅游景点有曼德勒山、曼德勒皇宫、摩诃牟尼佛、独一无二寺、金庙、古道陀石经院和情人桥等。在曼德勒旅游,一是看佛教胜迹,二是看古代文化,三是看缅甸中部的田园风光。

    曼德勒皇宫(KingPalace)位于曼德勒古城正中央,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的皇宫。1857年始建,1859年竣工。皇宫呈正方形,边长2英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红砖宫墙,高7.9米,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宫内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筑群均为木结构,精雕细刻,宏伟壮丽,金壁辉煌,但在二战中被毁。1989年缅政府进行重建,现已部分恢复了往日胜景。

    皇宫有两个地方必定要到,一个是高三十三公尺的瞭望塔,爬上一百二十一级楼梯后,便会鸟瞰整个皇宫及曼德勒市的景色,真真正正可以感受到「大地在我脚下」的优越感,但要注意,行上木制的楼梯级时会"唧唧"作响,太用力时不知会不会塌下。另一个必到地方是博物馆,在这里展出缅甸王用过的物品、少量家俬、相片等等,是唯一可以了解到缅甸历史的地方。

    曼德勒的名字来自城内最高的山丘曼德勒山(MandalayHill)。相传佛主释迦牟尼宣扬佛法时曾路过此地,释迦牟尼由弟子阿难(Ananda)陪伴,站在曼德勒山上指着山下广袤的土地,预言2400年后,这里将会出现一座繁华的大城。此后曼德勒果然不负所望,在敏东国王的统治下,30年的荣景在历史中点缀成不朽的一页。傍晚的夕阳,映照着古城的角楼,满天彩云,古城远山,树影婆娑,倒影在平静如镜的护城河水中生成一幅宁静致远的美景。

    曼德勒山(MandalayHill)位于曼德勒市北面,皇城东北角外约2.5公里处,海拔326米,为缅甸著名佛教圣地。登上山顶可俯瞰全城。山上山下建有很多佛塔和佛寺。比较著名的有素当卑佛塔等,相传释迦牟尼曾到此讲道。从山脚有三条各3000多级的石阶路通到山顶。近年又修筑了一条盘山公路,小汽车可直达山顶。

    从曼德勒山的东南口向下望,729座功德碑圈成一片方正。这个号称“世界最大书本”的KuthodawPagoda佛塔以石碑为页,正反面都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缅文及古老的Pali经文,内容为第五次世界佛教大会所通过的信条与经文。

    当年,敏东国王曾召集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诵读经文,足足耗费6个月,才将这本浩瀚的大书念完。黄昏时,雨季带来的绵绵细雨漫出氤氲,将这里衬托出肃穆之感。赤脚行走其间,一座座白塔围住石碑,伸手触摸那透着凉意的石碑,顺着卷曲刻画的经文,感受着当时虔诚的温度。

    柚木是缅甸最珍贵的宝藏。聪明智慧的缅甸人将其广泛地用在房屋建筑或雕刻上。位于曼德勒市区南方约11公里处的百年柚木大桥(UBeinBridge,建于1851年),更能让人亲睹柚木的不朽。长达1.2公里的柚木大桥由1086根实心柚木建造而成,以“之”字形跨越陶塔曼湖(Taungthaman),这样的设计可以减缓雨季时大水对桥的强力冲击。一百多年悠悠地过去了,湖两岸的百姓仍然靠着这座桥生息。

    笃信小乘佛教的缅甸人以无比诚敬的心建起大大小小的佛塔,宣扬着佛陀的伟大。尽管微薄的收入连应付日常生活都捉襟见肘,但他们却甘愿将整个生活重心,甚至金钱投注给佛塔,以赤脚行走表达对佛的尊敬,以金箔为佛加身,他们相信这一世对佛的奉献会转回到来世,继续受到神佛的守护。

    在曼德勒的千人和尚庙,每天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众和尚在黎明初晓时集体外出托钵,再将托钵回来的食物集中,10点一到,两排长龙般的和尚队伍便依序领食,领餐时他们会将袈裟密实地缚住臂膀,代表对信徒布施的重视与感恩。

    马哈木尼佛塔(MahamuniPagoda):亦称大金佛,寺内的释迦牟尼佛像高约4公尺,全身贴满了金箔,供虔诚的善男信女以及世界各地游客前来朝拜。但女士只能在外厅景仰,不能亲近佛身。

    哈刚大勇僧院(MahagandhayonMonastery):这是一家仅仅建立了50多年,却拥有全国最多的僧人,年龄从12岁的小沙弥到65岁的大住持。僧院内的每日餐食均由信徒供奉,甚至还有远在台湾的虔诚信徒。

    走在曼德勒的街头,看着许多当地人虽然十分贫困,但似乎也过的非常快乐,那种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久久不能忘却,在当地一般看上去住房较好的通常是华人所在地。许多华人在当地是非常有地位的,但由于缅甸政府多年混乱,许多华人都不参政,也导致了缅族人基本不跟华人通婚。

    华人只能算是经济强者,政治地位不能与泰国相比。我有幸去参观了几个当地华商的住宅,那直接就是庄园,国内都以平米计算,而在那时以亩来计算的。我参观的姓杨的一位华商家,占地就有40多亩。

    夏天在曼德勒非常热,气温往往会超过40度,而当地电力非常紧张,所以通常有钱的人家都自己用发电机发电供给空调,按国内的观点这是非常奢侈。一般区分有钱人家的富裕程度只要看发电机的大小就知道了!

(编辑:钻天杨)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