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国外 >> 正文
 
利物浦 走过血雨腥风
日期:2010年11月11日
 
 

利物浦 走过血雨腥风

    世界上的犯罪形式有很多,一般的罪行,最多只能留下一些案发现场供人凭吊,但在历史上,却曾经有一个发达的商业城市,是因为一种极其恶劣的大规模反人道罪行而兴盛起来的。它就是英国著名的世界遗产城市———利物浦。 

    利物浦是一个沿海城市,港口上林立着一排巨大的白色古典欧式建筑,远远望去,颇有点像上海的外滩。在这些欧式建筑的后面,有一片规模宏大的船坞。这是英国第一个船坞,1715年,为了日益增长的奴隶贸易的需要,英国政府决定把这个人口稀少,但是地理位置优越的小镇,打造成英国最重要的贩奴港口。 

    英国是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国家。18世纪,英国工商业发展迅速,工业资本冲破了国家和商会的垄断,黑奴贸易进入自由贸易阶段,于是英国一下子成了世界奴隶贸易的“领头羊”。1709年,利物浦的第一艘运奴船开往非洲,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几十年后,利物浦就成了全世界的贩奴中心。 

    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话用来形容贩奴贸易,那是再贴切不过了。贩奴船从利物浦起航去非洲购买奴隶,然后横跨大西洋前往北美。黑人奴隶们要在船上度过六到十周左右的时间。为了追求利润,运奴船全都是尽可能地超载,一艘90吨左右的船,竟然要运400名左右的奴隶。于是船上每个奴隶的空间比棺材还小,所有的黑奴一个挤着一个,这个人的右脚锁着那个人的左脚,这个人的左手锁着那个人的右手。黑奴们挤在船舱里,空气污浊,饮食又少又恶劣,一旦谁要是生病了,根本无法得到救治,反而会被直接抛入大海,葬身鱼腹。 

    这种惨无人道的疯狂贸易,直接刺激了利物浦的经济发展。到18世纪末,利物浦一个城市就占了全世界贩奴贸易将近一半的份额。据统计,从1783到1793年,利物浦的800多艘奴隶船,居然运过300多万名奴隶,价值总计1500多万英镑,年利润高达30%以上。

    一船船奴隶的血泪,换来的是一箱箱的黄金。运奴船到了美洲之后,把奴隶卖给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继续贩卖,完全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古人说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人道主义也开始兴起。当时世界上最惨无人道的事情,莫过于奴隶贸易,完全就是把人当成了牲畜,随意虐待甚至杀戮。当民众越来越了解贩奴的内幕情况之后,对其厌恶也与日俱增。1807年3月25日,英国议会终于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 

    虽然禁止了奴隶贸易,英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海上贸易国家。奴隶贸易让利物浦成了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港口,所以它并没有因此而直接衰落,只是逐渐开始转型,由一个近代的海运城市变成一个现代的旅游城市。繁荣的海上贸易给利物浦留下了大量的古迹和完善的城市设施,还有丰富的文化,英国最著名的乐团披头士就出自利物浦。2008年,利物浦当选欧洲文化之都。 

    不过,经济文化的繁荣,并不能抹去罪恶的历史,1999年,利物浦正式就贩奴历史道歉,市政厅的公告表示,“为本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示羞愧和懊悔”。2007年,在英国废除奴隶制两百周年时,利物浦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国际奴隶制度博物馆”,主动承担起了批判奴隶制度的责任,里面内容展示了奴隶制度的黑暗,以及黑奴们和正义之士奋起抗争的感人故事。 

    贩奴虽然已被禁止,但其阴影仍在世界上挥之不去。罪恶的奴隶制度并不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仍然需要人们的努力和抗争。就像在利物浦奴隶制度博物馆的入口,刻着的一段箴言所说的:“自由的历史,就是抗争的历史”。

推荐阅读:

韩国的图书回收箱

在温哥华见识“捉梦网”

探秘哥伦比亚“彩虹河”

风景如画的伊犁草原


(编辑:毛怡群)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