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汤成伟
日期:2018年1月11日 |
|
|
贵阳花溪十里河滩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贵州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重点加强重要湿地及自然湿地的保护与修复;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湿地保护与修复;将湿地保护修复及成效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和领导干部考评体系。
《方案》明确,通过全面提高湿地保护、管理、修复水平,到2020年实现这些目标:湿地面积总量不减少。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全省湿地面积保有量不低于20.97万公顷。实现湿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加强湿地保护,促进湿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功能更加完善,鸟类数量不断增加,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35%以上;加强湿地周边的森林保护,提高森林质量和水源涵养能力,湿地面山林业用地全部实现绿化;加强江河湖库综合治理,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85%,8大水系水质优良率达92%以上,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90%以上。实现湿地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国际重要湿地1个,国家重要湿地2个,省重要湿地70个,建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0个,建成湿地公园70个以上,建立湿地保护小区200个。实现保护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完善。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形成政府负总责、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保护局面。
《方案》提出,要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和措施,建立湿地分级管理体系,探索湿地管理事权划分改革,落实湿地保护修复责任,明确湿地保护修复责任主体,科学划定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湿地保护体系建设,建立湿地用途监管机制,完善生态用水补水机制,积极实施湿地修复工程,多措并举增加湿地面积,实行湿地保护政府目标任务考核机制,严惩破坏湿地行为。要加强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建立监测信息发布机制。要强化湿地保护修复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宣传教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