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中经BP社》
日期:2005年6月29日 |
|
|
除了中世纪地段与沿河的街道,巴斯的规划是根据最新的原则设计的:它的街道,被规划为直线格子,提供了远景视野。在中心地区,这些街道成直角互相交错。除了矗立着歌特式修道院教堂的中世纪的步行者中心,巴斯的景物可上溯到18世纪,这时期城市的显著转变在于它是根据帕拉弟奥原则建造的,而且其建筑与自然背景是协调的。大规模的带有大窗户的新古典纪念建筑优美地融为一体。
在巴斯古建筑遗址中,以罗马浴场、水泵房和大教堂尤为著名。
巴斯(BATH)——古老传说中这里有一个“国王浴池”
巴斯的英文意为浴池。传说公元一世纪,英国还在古罗马版图之内,一个名叫BLADUD的王子,到雅典读书后,染上了麻风病,回国后被放逐到乡下养羊。无意间,他发现猪羊们经常在山脚下的一处有着奇怪气味的泥塘里打滚。于是,小王子就下泥塘去驱赶猪羊们,还不时在泥塘旁的一眼温泉里洗浴,每次洗浴回来后,感到浑身舒服。天长日久下来,这温泉水所含的矿物质竟治好了他的麻风病,而且皮肤变得细滑。后来,他接替王位成为国王,不忘巴斯那个有着奇怪气味的温泉,便派人去那个温泉化验水质,发现温泉水富含硫磺等矿物质,对某些神经系统和皮肤的疾病有疗效,便下令挖深井把温泉水从地下抽上来,蓄到石砌的巨池中,大兴土木建起了沿袭古罗马风格的“国王的浴池”(ROOMBATH)和庙宇,每年都要带着王公贵族来洗几次浴。16世纪又在旁边建起了“王后的浴池”。至今,在热气腾腾的古老浴池旁,还保存有国王当年洗浴的“宝座”和他的塑像。
罗马浴场在市中心,环绕温泉而建。这个温泉从三千米深的地下,每天喷出127万立升泉水,温度常年保持在46.5度,既可饮用,又可治病。18世纪,人们偶然发现弥涅耳瓦女神的镀金头像,早已湮没不闻的古罗马浴场得以从新现身。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发掘表明,罗马浴场设有好几个浴池,还有游泳池和暖气加温的房间。浴池周围布有雕塑、栏杆,浴池上方原来覆盖着巨大的弧形拱,现仅存一些柱子,但浴池周围还能找到拱的残片。
水泵房紧挨罗马温泉,但却年轻得多,建成还不到二百年。别以为它是一个放抽水机的房子,在十九世纪,这是旅游巴斯的绅士淑女们每日聚会的场所。6米高的楼顶上有精致的雕花,巨型的格子窗户是乔治式建筑的标志。窗前一个小小的圆形喷泉,就是从前仆从取矿泉水冲茶的水源。
大教堂在罗马浴场东面的广场上,建于15世纪,为哥特式。朝西的一面以具有许多大窗户和扇形拱顶闻名,因其窗户多,有西方灯笼之称。
城西北还有两处别具一格的建筑范例。一个是1754年建造的环形建筑群。它环抱着一个直径92米的圆形广场,由同一屋檐下的多层建筑整齐环列而成。另一个是1774年竣工的王家月牙建筑群,呈弧形,长达184米,由三十几座多层住宅在同一屋檐下整齐排列组成,在其前面形成空旷的月牙形大草坪,一条宽阔的街道把这两组建筑群连接起来。
巴斯小巧玲珑,人口仅10万余。流经几个郡的爱文河缓缓从市中心穿过,小城在河的两岸傍依缓缓的山坡而建,一层一层错落有致。山顶上则是著名的巴斯大学。
建筑是城市的时装,也是历史的镌刻。巴斯的精致凸显在她的城市建筑艺术上。建筑虽然古老,但风格独特,令人叹为观止。
巴斯的建筑既继承了古罗马风格,比如那座全英有名的巴斯大教堂(女王驾临时下榻于此),塔楼高耸,塔顶尖尖,窗户嵌着彩色玻璃,墙上刻满雕塑。与此并存而且更多的是另一种后哥德式风格,建筑学上称之为新经典主义,两者最明显的不同是在门和窗的上框,前者是尖圆形,后者是圆弧形。这一新风格为英国所特有,且源头在巴斯,至今保留得最完整。
巴斯(BATH)——简·奥斯汀从这里迈入文学殿堂
产有《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德公园》《爱玛》《说服》等多篇世界名著的女作家简·奥斯汀(JANEAUSTEN),虽然出生于汉普郡,但与巴斯却有着深厚的情缘。18世纪末,她和姐姐在巴斯度过两个长假,便喜欢上了这座小城,并一炮打响了成名作《傲慢与偏见》。1801年随退休的父亲迁居到巴斯后,十分聪慧的简·奥斯汀深入了解巴斯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尤其是中产阶层的人际关系,接连完成了《说服》和《诺山角修道院》。
坐落在市中心盖尔街上有简·奥斯汀纪念馆,而街道、建筑以及市容还和200年前差不多,依然如她笔下描绘的那么美妙、优雅、有序。也许正是这个缘故,英国BBC影视公司前年还在这里重拍了《说服》和《诺山角修道院》的电视剧。
小城巴斯,以她别样的精致、美丽和文化,每年吸引着比她拥有的居民多得多的欧洲和世界各地的游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