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广元:倾力打造浪漫爱情古镇
拉萨市全力打造“绿色围城”
宣城铺设市区首条绿色慢行道
透过海口之窗  尽览滨海风光
郑州水清景美的城市梦想变成现实
景观频道首页 >> 城市景观 >> 正文
 
圣沙勿略天主堂
来源:上海印象 日期:2006年4月3日
 
 


    圣沙勿略天主堂现名董家渡天主堂,坐落在黄浦江畔董家渡(今董家渡路175号)。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承认天主教为“劝人为善之教”,允许其在开放口岸活动。原来在城内的老天主堂因雍正年间清政府不准,已改为关帝庙,上海道台于1847年2月用董家渡等三块土地作为补偿。天主教江南教区代主教罗伯济决定在董家渡一块土地上建造新教堂,1847年11月21日教堂奠基。弗朗西斯克•沙勿略(FranciscoXavier)是耶酥会派往东亚的第一个传教士,他死后罗马教皇封他为“圣人”,教堂奉“圣方济各•沙勿略”为主保。

    教堂由西班牙籍天主教传教士范廷佐设计,范的父亲是西班牙埃斯库里阿宫的宫廷艺术家、雕刻家,他受到父亲的影响,也十分酷爱艺术,来沪后先后设计董家渡的教堂和徐家汇老教堂。董家渡的教堂原来仿照罗马耶酥会大学圣依纳爵大教堂设计,因罗伯济去罗马教廷后未获得支持,没有返回上海。赵方济主教接盘后,为了造堂经费,他到欧洲募集到一批款子才使建堂工程得以开工。后来耶酥会资助三万法郎,但是经费仍紧缺,最后被迫放弃原来设计图的式样,取消了上层一排玻璃窗和中央大圆顶,在原来立面的三分之二高度上做了个巴洛克式的山墙。

    教堂为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正立面有三个入口,两侧为边门,经由防风门曲折入内。紧靠山墙有西式柱子八根,方形砖柱一米见方,柱边各有一座小祭台,正对大门的尽端设大祭台一座,祭台与座堂用矮杆分隔。内墙和弧形平顶装饰简洁,堂内中部有四个大拱圈,上部有泥塑装饰。地坪铺设大方砖,东西墙上开设半圆形固定铁栅的玻璃窗。建筑立面三段式处理,底部突出四对八根爱奥尼克双壁柱;中部两道水平檐口线脚,中间设大自鸣钟,两边各设一座小塔亭;上部山墙上镶有曲线卷涡,中央嵌有“天主堂”三个字。这座教堂很特别,室内外悬挂楹联很多,是早期天主堂因袭中国装饰习俗的典型实例。

    1853年3月20日,长达五年之久的教堂工程终于落成了。当天举行了祝圣典礼,法国巡洋舰特派两艘小炮艇停泊在董家渡,法国领事敏体尼和武官等前来参加,在教堂举行降福礼时,法国军舰鸣放礼炮。

    教堂建成后不久,上海城里爆发“小刀会”起义,教堂一度被作为临时医院和难民所,“文革”中停止宗教活动,至今这座上海现存最早的天主堂保存完好。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