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环球网
日期:2011年5月17日 |
|
|

历史上的乌镇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是一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一名就由此而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中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也有“乌青镇”的称呼。
{游览乌镇
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沿河成街,江南秀丽的水乡全靠这一条条河穿贯起来,慢悠悠的走在青石板路上,眼前延伸的便是一座座精致的桥,站在桥上看临桥的房屋,或许偶尔还能逢见一个撑着油纸伞的姑娘,美丽而灵气,这便是乌镇的秀美。
乌镇物产丰富,也是江南鱼米之乡,还生产精美的乌锦和丝绵,堪有丝绸之府的美称。
Ø领略民俗之美--乌镇东栅
来到乌镇东栅,值得游览之处数不胜数。其中江南木雕陈列馆、余榴樑钱币馆、江南民俗馆等,都是你应该去的地方。
木雕馆里的木雕取材丰富,有“八仙过海”、“郭子仪祝寿”等民间传说,有“打渔”、“斗蟋蟀”等生活场景,也有“龙凤呈祥”、“松鼠吃葡萄”等传统图样,以古朴的风格,细腻精巧的表现手法,刻画出具有江南独有的民俗风情。
余榴樑钱币馆里珍藏着世界上203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代钱币近26000余种,上起夏商,下至现代,绵延整整三十个世纪,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品种之全,堪为奇迹。
江南民俗馆里可以看到晚清至民国时期乌镇民间有关寿庆礼仪、婚育习俗和岁时节令等民俗。游览东栅,体现各式各样的江南民俗,将江南文化尽收眼底。
Ø中国床文化的集大成--江南百床馆
江南百床馆又称赵家厅,座落在乌镇东大街,是中国第一家专门收藏、展出江南古床的博物馆,馆内收藏数十张明、清、近代的江南古床精品。
百床馆内的床雕工精美、历史悠久,它们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如明代马蹄足大笔管式架子床,清代拔步千工床等床,都是材质优良,工艺复杂,制作精良,十分精美,其中清代的拔步千工床被誉为“镇馆之床”,精美奢华,十分珍贵。
游览百床馆,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与生活内涵,品味人们或求平安、或求多嗣的美好愿望,可以看到人们不仅技艺精湛,技术高超,而且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不禁赞叹生活的美好。
{典故博士--姑嫂饼的典故
一百多年前,乌镇镇上有户姓方的人家,夫妻俩开了一间“天顺糕饼店”,因其配方独特,制作精心,味道出奇的好,深受乡民的喜爱。为了保持独家经营,使得配方不外传,方家于是制定了关键技术传儿传媳不传女的家规。
方家生了一男一女,儿子已经婚娶,女儿尚未出嫁,女儿看嫂子可以学到技艺自己却不可以,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嫉恨,便想了个办法作弄一下嫂子。
一次嫂子配好了糕点的料,有事暂时离开了盛放作料的粉缸。姑娘于是顺手将一包盐抖进了缸内,并且搅拌了下,指望着第二天看嫂嫂的尴尬,让父亲不教嫂子。
第二天顾客买去一尝后,大加赞赏糖里椒盐的味道很好,方家一听,觉得很是奇怪,细细查找原因,也一无所知。当晚方某夫妇自己操作,精心制作了第二天的酥糖,可是第二天顾客却很少来买糕点了,都觉得味道不好了。姑娘见没有作弄到嫂子,反而做了一件好事,主动向父亲认了错,方家也取消了规矩,并称这种饼为“姑嫂饼”。
推荐阅读:
世外仙境 6个国内最美小岛
日本仙台地震前的昔日美景
近距离感受壮观的伊瓜苏瀑布
意大利最美丽的十个地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