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头旋木上的动感琉森画
当年意大利人闹文艺复兴,热浪越过阿尔卑斯山席卷到欧洲中部,瑞士文青们便硬是用魔术手把这繁复雍容的舶来品和当地晚期哥特风格搅和到了一起,推出个所谓的“北方文艺复兴”新产品,既赶了把时髦,又保持了本我风格,是为全球化语境之下的民族化。到后来宗教改革和“圣像破坏运动”到处“大清洗”,苏黎世、日内瓦、伯尔尼、巴塞尔无一幸免,而琉森却幸免于难。如今这些老城里依然健在且风情万种的壁画多数由中世纪祖传至今,无惧风吹日晒的金刚不坏之身全赖兴起于13世纪意大利画坛的著名技法——湿壁画。这种名为“Fresco”的好主意原本就是“新鲜”之意,操作工序不复杂却考验真本事:先在准备作画的墙壁上抹一层粗糙灰泥,形实的“平衡”,优雅的露台是俯瞰罗伊斯河最好的视角,难怪游客们趋之若鹜。
生龙活虎的壁画
除了雷打不动的宗教故事和附会原建筑本身的应景之作,瑞士人如今早已绝口不提的战争同样是壁画上入木三分的隽永题材。大名鼎鼎的布巴基360度环场大壁画和廊桥内部的三角壁画皆是其中的佼佼者。古城中异彩纷呈的童话风、现代派、抽象体不一而足,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由此,琉森的阅读感次第展开。与此同时,这些珍贵的古建筑们照常成为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咖啡馆、酒铺、巧克力店、时装店、旅馆随便耍,在琉森人民眼中,对待瑰宝的最好方式不是小心翼翼地包在玻璃罩子里供起来,而是在延续使用中一如既往地善待。成“粗灰层”作为“画布”,草图直接描在其上渗进墙壁打底;再覆盖一层“细灰层”修饰质感,并在此基础上重画一遍草图;有了这层潮湿的新泥灰,画家才能甩开膀子挥毫泼墨,用以水调和的蛋彩颜料作画,让色彩“长”在墙壁上,经久不衰。由于采用此种卓越技法伴生修改难题,几乎属于一次性作业,因此要求画家运笔果断精准,绝对是个技术活儿。
琉森画壁一角
莫里斯·巴罗(MauriceBarraud)在1929年为琉森西区火车站绘制的175平方米见方的《南北基》在1971年那场焚毁了整个老火车站的火海中凤凰涅槃,奇迹般地得以幸存;坐落在鲜鱼市场和葡萄酒市场之间“理想之地”上的《平衡》绝对令人难忘,这幅瑞士著名艺术家汉斯·霍尔拜因创作的杰作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推崇和珍视,掐指算来,它的确是出镜率最高的地标性建筑。1807年,改造一新的“平衡旅社”古宅新用,向公众敞开了大门,1837年,在主建筑经历了声势浩大的整修之后,“平衡酒店”华丽登场,今天,这栋古朴华美的房子将历史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外观同现代感十足的室内设计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名副其的“平衡”,优雅的露台是俯瞰罗伊斯河最好的视角,难怪游客们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