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迎奥运北京宜推广种竹
来源:中国园林 作者:史震宇 日期:2005年4月25日
 
 
    摘要:竹类拥有其自身的很多优点,是值得向2008年奥运会推广的重要植物种类。介绍了竹类的概况和主要特征,并对北京地区引种栽培初见成效的竹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内容:北京的竹类引种栽培简介 

    1 初现成效的竹类

    竹在北京的引种栽培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史记》中乐毅的《报燕惠王书》篇,有“蓟丘之植植于汶篁”句(有一种解释为蓟丘所植之竹皆自齐国汶上移来)。而更明确的文字记载是金大定九年(公元1169年)五月,金世宗完颜雍称“宫中竹有枯猝者欲令更植”句,至元、明、清各代均有记载。北京地区引种竹子,大多栽于宫廷、寺庙(如潭柘寺、红螺寺、卧佛寺等)、园林、风景名胜区、别墅等,以造景和观赏为主。大量引种栽培竹子应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据统计,北京地区已引种近百个品种。其引种地点主要是陕西周至、秦岭北坡“楼观台”实验林场,河南郑州,河南博爱、汝南、鲁山、南阳、鸡公山,河南农业竹品种园,江苏南京林业大学竹品种园、连云港地区,浙江富阳亚洲林业研究所安吉竹品种园,四川成都、重庆地区,山东郯城,河北涉县,山西芮城,甘肃天水等地。目前,北京地区主要用于风景园林绿化美化的露地栽植品种有:早园竹、斑竹、巴山木竹、金镶玉竹、黄槽竹、黄苦竹、淡竹、紫竹、筠竹、甜竹、锦竹、人面竹、茶竿竹、大明竹、花叶苦竹、黄竿京竹以及阔叶箬竹、鹅毛竹、菲白竹等,分别简介如下[2]。 

    1.1 刚竹属(Phyllostachys)

    (1)黄古竹(P.angusta)

    别名:水什竹(河南永城),黄苦竹、黄石竹、沙竹(浙江塘栖),竿高6~8m,径可达5cm,新竿被稀疏白粉。箨鞘乳白或带黄绿色,具稀疏小斑点,无毛,无箨耳和鞘口繸毛;箨舌甚发达,绿色,边缘淡黄色,反转。笋期4月下旬。

    优良篾用竹种,其编织的工艺品为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竹竿还可作钓鱼竿等用。笋可食用。分布:浙江、福建、江苏、安徽、河南永城。

    (2)早园竹(P.propinqua)

    别名:园竹(河南固始)、桂竹(河南新县)、焦壳淡竹(杭州植物园)、花竹(福建福鼎)、沙竹[3](《中国竹谱》)。竿高6~9cm,径3~5cm,全竿光滑,薄被白粉。箨鞘淡红褐色,全光滑,有明显的肋条并具有规则的褐斑,鞘顶狭;无箨耳和鞘口穗毛;箨舌淡褐色,强烈拱起,边缘具细睫毛;箨叶狭,披针形或带形,不皱褶,外展或直立,基部反转。笋期4月上旬开始。

    本种与浙江淡竹(P.meyeri)相似,笋尤其如此。区别在于,本种箨环光滑,箨叶狭,箨舌顶端强烈拱起等。笋微甜,为较好的笋用竹种,竹材坚韧,篾性好,宜编织竹器或作柄材和棚架。分布:广西、贵州、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河南、安徽等地。

    (3)紫竹(P.nigra)

    别名:黑竹(江苏、河南、陕西、四川、湖南),水竹子(《植物名汇》),乌竹、黑竹(《坪井竹类图谱》),乌竹仔(台湾省)。竿高4~10m,径2~5cm,新竹绿色,密被白粉和刚毛,当年秋冬即逐渐呈现黑色斑点,以后全竿变为紫黑色而易识别,箨鞘淡(红)棕色,无斑点,密生褐色毛,箨耳发达,紫黑色;箨叶绿色,三角形,直立,皱折。笋期4月中旬。

    为优良的观赏竹种,竹材较坚韧,宜作钓鱼竿、手杖等工艺品及箫、笛、胡琴等乐器制品。笋供食用。分布:黄河流域以南各地,北京亦有栽培。

    (4)金镶玉竹(P.aureosulcataf.spectabilis)

    其竿金黄色,具不规则的绿色纵条纹而不同于原变型,为优良的观赏竹种。分布:江苏、浙江、北京。

    (5)黄槽竹(P.aureosulcata)

    别名:玉镶金竹(北京)。竿高4~6m,径达4cm,凹槽处黄色,新竿密被细毛,有白粉,竿环较箨环突起,竿基部有时数节生长曲折。箨鞘淡黄色,有绿色条纹和紫色脉纹,边缘具灰白色短纤毛,被薄白粉及稀疏的紫褐细斑点;箨耳宽镰刀形,具长隧毛;箨叶长三角形至宽带形,直立,下部具白粉。基部常两侧下延成箨耳;箨舌宽短,弧形,先端有纤毛。笋期4月。

    本种能耐严寒,繁殖和适应性强,北方常作庭园绿化用。分布:北京、浙江。

    (6)人面竹(P.aurea)

    别名:罗汉竹(《中国竹谱》),寿星竹(河南),邛竹、布袋竹、算盘竹(四川),佛肚竹(《岭南科学》杂志第17卷),台湾人面竹、虎山竹、鼓槌竹(《台湾树木志》)。竿高3~5m,径2~3cm,部分竿的基部或中部以下数节极为短缩而呈不对称肿胀,或节间于节下有长约1cm的一段明显膨大。箨环和箨鞘基部均有一圈白色纤毛。箨鞘淡紫色到黄绿色;无箨耳;箨舌极短,截平或微凸,边缘具长纤毛,笋期5月上旬。

    竹竿畸形多姿,作观赏竹种,竿可作手杖、伞柄、钓鱼竿等工艺品,不宜篾用,笋味鲜美。分布:黄河流域以南。

    (7)淡竹(P.glaucaf.yuozhu)

    别名:筠斑竹(河南)。与原变型之区别在于,竿渐次出现紫褐色斑点或斑纹。

    笋可食,竹材匀齐劲直,柔韧致密,竿色美观,为河南著名的“清化竹器”原材料,适于编织竹器及各种工艺品。分布:河南、山西。 
 
  [ 1 ] [ 2 ]  
  (编辑:钻天杨)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