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广东住区庭园水景设计浅析(图)
来源:《蓝天园林》2005年 作者:叶铭和 彭重华 日期:2005年9月1日
 
 

 

     摘要:本文通过简要分析水景在我国应用根由和在广东的发展状况,对水景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如何改善以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的建议。

    关键词:园林水景;住区园林;水景设计 

    水是构成景观的重要因素,淡绿透明的水色,简洁平淌的水面是各种园林景物的底色。园林水体在我国传统上素有给人以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受,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1]。古今中外的园林,对于水体的运用是非常重视的[2]。在我国古代甚至被称之为园林中的“血液”、“灵魂”[3]。当前,在住区园林中引入水景的举措已在广东以及全国南北流行。而且水景的取材形式多样,造景手法变化丰富。但是,从科学上分析,我国目前的住区园林水景的设计绝大部分还是不合理的。有的是为了盈利,有的是为了“跟风”,只有极少部分近年设计是考虑周详、具有科学性的。总体上,我国水景的设计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对于什么样的水景景观才是适合我国人民日常生活、才符合生态的设计要求还没有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因而,在以往大多的住区水景,表面上看起来美观大方,其实背面都隐藏着对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危害。因此需要对此有所重视,力求科学地研究一条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水景设计途径。

    1、广东住区水景发展现状

    1.1住区水景发展简介及原因

    我国在住区引入水景设计虽有悠久历史,但如此规模和形式还有赖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欧美各国就开始流行水景住宅,傍水而居、亲近自然成为欧美人们追求的一种生活模式。随着文化的交流,这种模式很快在国内而且首先由广州开风气之先,模仿国外而大搞住区水景。很快,这种风气蔓延到深圳、上海、北京等文化信息交流活跃之地。到2002年初,“水景风”陆续影响到其他各省市,到现今为止,水景园林已基本主导我国住区园林的发展。水景之所以能在我国短时间内博取大多数人的认同,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国自古也有择水而居的传统,因而很容易被接受;其次,水景还迎合了人们亲近自然和对健康的追求,水景的生态效益和给人心灵带来的共鸣与愉悦也是不言而喻的。从水景流行至今,在广东住区园林绿地中有大面积水体存在,或临近、亲近自然水体景观的住区为数不少。如广州的中海名都花园、中海康城花园、颐和山庄、逸泉山庄、岭南花园、华南新城等;深圳的阳光带·海滨城、花园城、碧海云天、蔚蓝海岸、中信红树湾、星海名城、滨海之窗、中海怡美山庄等;佛山的怡翠花园、江南名居、世纪花城、雍景豪园、千叶花园、奥林匹克花园、沙面新城等,很多住区楼盘的开发都以水景作为主题。

    1.2住区水景的发展过程

    住区园林水景的大规模发展首先是在广州首起,但据其发展历程,也不难看出,在广东是经历了由次要到成为主导的一个过程的,可据其发展的特征区分为不同的阶段。

    1.2.1初级阶段在住区最初引入水景时,主要是作为绿地点缀。园林绿地中的水景在规模上是较少的,通常只用作强调局部环境的观赏效应或场所氛围。如小型喷泉、小水池、层叠形小瀑布,或浅至脚背的水溪等,可以说是一个微型景观,设计出于为丰富住区园林绿地的内涵,从心理上满足居民。这种应用手法在早期住区园林中应用较广,皆表现为人工的造型。

    1.2.2中级阶段随着住区的进一步发展,住区的档次和内涵逐步上升。建筑覆盖率相对较低,而绿地率则越来越大,且绿地较为集中。因而,水景的可造内容越见广泛。小河、小湖、人造滩涂等水景景观逐渐出现在都市住区园林绿地中。这种手法在90年代至2000年初应用较广,所造成的影响最大。

 
  [ 1 ] [ 2 ] [ 3 ]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