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太宗“励精图治,国运昌盛”,社会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也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当年唐及宗在西安骊山所建的“汤泉宫”,后来被唐玄宗改作“华清宫”。这里的宫室殿宇楼阁,“连接成城”,唐王在里面“缓歌慢舞凝丝竹,尽且君王看不足”。杜甫曾有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情五百字》的长诗,描述和痛斥了王侯权贵们的腐朽生活。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他对绘画有些造诣,尤其喜欢把石头作为欣赏对象。先在苏州、杭州设置了”造作局“,后来又在苏州添设“应奉局“,专司搜集民间奇花异石,舟船相接地运往京都开封建造宫苑。“寿山艮岳”的万寿山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御苑。此外,还有“琼华苑”、“宜春苑”、“芳林苑”等一些名园。现今开封相国寺里展出的几块湖石,形体确乎奇异不凡。苏州、扬州、北京等地也都有“花石纲”遗物,均甚奇观。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朝的建筑、文学艺术、绘画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开拓,特别是砖石建筑的普遍运用,大批能工巧匠的出现,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明太祖崇尚隋唐的豪华气魄,定都南京后也大兴土木,筑城廓,建宫室,凿池迭山,营造园林。永乐帝迁都北京,宫廷御苑,也是兴盛一时。北京明十三陵的浩大工程,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水平。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如南京的瞻园、无锡的寄畅园、苏州的拙政园、上海的豫园等一批著名园林,都是这个时期新建和在旧有园址上扩建的。
清朝的康熙、乾隆皇帝,特别是乾隆对江南山水极有兴致,六次南巡,所到之处都留下“御笔”。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就是清王朝建造的皇家苑囿行宫。承德避暑山庄占地八千四百余亩,比颐和园的面积大近一倍,是我国现存最大皇家园林。宫殿与苑景分成两个区域。苑景区域内山势起伏,苍松蔽日,水流潺潺,杨柳袅袅,依山就势地点缀了七十二景。其中模仿镇江的金山,苏州的狮子林,浙江嘉兴东湖的烟雨楼等名胜而建筑的景物,都一一毕现在园苑中。承德一带本属北国之境,这里却偏偏是洲岛交错,湖光潋滟,好一派塞外江南风光。山庄的外围还有八个大的建筑群,统称外八庙。它具有我国各民族的建筑风格,以此衬托着避暑山庄,共同构成一个宏大的艺术空间,充分表现出了这座皇家园林所独具的“大、精、美”三大特色。我国的“万国之园”--圆明园。它是从清代雍正开始,经乾隆至嘉庆前后一百五十多年营建起来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造园技艺水平最高的一座皇家园林,被子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恨只恨,在一八六零年十月十八日,它竟被英法侵略军纵人洗劫一空。这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所蒙受的一场空前损失!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六大古都有四座在这里。后来长江流域逐渐发展起来,江浙一带成了富庶之志,商业发达,人文荟萃,达官豪商云集于此。这些都为私人庭园的大量出现准备了条件。臂如苏州拙政园是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始建的;无锡寄畅园是明正德兵部尚书秦金,在原来的两座僧房旧址上改建的;扬州个园是清嘉庆年间,两淮盐运总督黄应泰在原小玲珑山馆旧址复建的。从魏晋南北朝的“以舍为寺”,隋唐时期的郊外别墅花园,到宋元时期大量兴起,明清两代广为出现的“城市山林”,我国造园艺术日渐大规模地迅速发展起来,江南一带尤其盛行。所以说,私家园林是“盛在明清,胜在江南”。这类私家园林具有日常居用和游赏观玩的双重作用。它虽然没有王府花园那般华丽,却特别具有古典园林的古朴、幽静、典雅的特色。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寺庙园林和宗祠园林。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把宗教作为一种工具大力提倡,加之历史上寺舍在一起,促成了寺庙园林的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京鸡鸣寺原来就是南朝的梁同泰寺,迄今仍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名胜之一。“深山藏古刹”,许多大型的庙宇都建筑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四川峨眉山,山西王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也是我国四大风景旅游胜地。在江苏,南京的栖霞寺,镇江的金山寺和焦山寺,苏州的戒幢律寺,扬州的大明寺,也都建在得天独厚的地方。唐诗人常建写过一道《题破山寺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