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中国:关于颐和园的造园艺术
来源:若离的博客 作者:若离 日期:2017年3月9日
 
      颐和园具有皇家园林特色;园中的古典建筑,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3个景区,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园中的山和水,各自独立成景,又相互依托,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颐和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其有如下特点:众多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点缀于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布局得宜。伫立知春桥,远眺佛香阁、彩画长廊、十七孔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宝塔,真是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深远,加上满园绚丽多彩的山石花木,犹如一幅宏图画卷。后山后湖,小桥流水,苍林修竹,幽深恬静、清新秀丽,另有一番江南景色。步入这座名园,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三、因地制宜的处理。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当时取名“清游园”,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四、建筑为主的组景。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组成的中轴线两侧配以转轮藏、五方阁、宝云阁,组成了一组依山而建,统帅全园主景的佛教建筑群,并以西山群峰为借景,与园内山湖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景色层次分明、变化无穷。

    昆明湖中的西堤六桥效仿西湖苏堤、六桥设计。连接东堤和南湖岛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

    后湖的苏州河,曲折蜿蜒,沿岸步行街设各类店铺,再现了当年江南水镇街市,别有情趣。

    五、园中有园的手法。

    在颐和园仁寿殿北面的德和园颐乐殿,是帝后群臣观剧之处。院中有大戏台,分上中下三层,可同时演出。这个戏台建筑宏大,设计周密,是我国现存古戏台中的重要遗物。自德和园往北是景福阁、乐农轩。由此下山往东,因地形布置了一个精美的小园“谐趣园”。上面说过,它是仿照无锡有名的惠山园建造的,以一个水池为中心,四周环绕布置了涵远堂、湛清轩、知春堂、瞩新楼等建筑,更有小桥、亭谢、游廊曲槛等,自成一个园林格局。到这里似乎进入另一个园中,是一种“园中有园”的布局。

    对于颐和园的魅力,绝对不是徜徉过几次就能领会的。作为中国皇室最后一座御园,颐和园是中国数千年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它的那种庄重、那种隽永、那种恢弘、那种自然、那种精巧、那种美妙都是其他园林无法比拟的。

    颐和园风景小介绍

    颐和园也就是清漪园,是乾隆以庆贺皇太后六十大寿和整治京城西北郊水系的双重名义改造和经营的。它可分为按三个大景区。

    一是万寿山东部的宫廷区。凡属于离宫型园林都有供皇帝上朝听政的地方,所以颐和园的东宫门里有一组宫廷建筑群。其中有皇帝听政的仁寿殿,住宿用的玉谰堂、宜芸馆和乐寿堂,以及成组的服务性建筑,仁寿殿在前,寝宫在后。

    第二个景区是前山前湖区,这是颐和园的最主要部分。万寿山经过改造,形成坐北朝南,前临湖水的狼毫格局,在山的前坡中央建有一组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寺的山门、大殿、佛塔沿着轴线随着山势,由山脚到山顶,顺序安置在山坡上。其中最高的原来是一高九层的宝塔,还未完工,发现有倒塌危险,拆除后改建为供养佛像的楼阁就是佛香阁。这组建筑金碧辉煌成为整个颐和园的风景中心。在它的两边,布置着成组的建筑,其中有宗教建筑转轮藏、五方阁;有游乐建筑画中游的听俪馆、景福阁;还有许多可供休息玩乐的院落建筑。

    第三个是后山后湖区。万寿山的北麓,紧靠围墙,地势狭窄,本没有景致但造园者却巧妙地在山脚下沿北墙挖出一条河道,使其形成宽窄相间湖面,用挖出的土堆成山丘而植树,且将昆明湖水自万寿山的西面引渗入渗出后山。在这条河的中段还模仿苏州园林水街建造了一条买卖街。到后山东头还出现一座偕趣园,这是模仿无锡寄畅园建造的园中之园。小水一塘,四周布置着楼台亭榭、环境宁静清幽,别有洞天。整个后山,变成一个与开旷的前山前湖迥然不同的,十分幽静的景区。

    六、颐和园的风景小赏析

    以中国传统工艺所构筑的颐和园,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建筑、环境、植物和造景诸多方面的工艺成就,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其造园的各种施工技术,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巧。迄今在园内许多建筑物和山体水面的处理上仍然反射出惊人的创造水平,甚至存在不易重复的工艺,而且颐和园及其前身的建筑过程,留有完整的施工挡案和工艺做法标准,是中国造园艺术最重要的实物例证。

    同时,颐和园从造园艺术到实际建筑都体现出东方园林的特有神韵。首先是中国传统哲理阴阳虚实的对比关系,通过山水对比的布局,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同时,全园宫殿建筑的组合排列,遵循了儒家学说所规定的封建秩序,而昆明湖上三座仙岛的设置,又是道家所求长生不老思想的体现;构筑于万寿山顶处的宗教建筑,还显示了祈求佛陀庇护的祝愿。这一切均倾注于充满诗情画意的湖光山色之中。将自然山水与人造景观和谐统一的颐和园、是东方园林巨制的杰出范例。

    其中,中国园林艺术讲求“虽由人做,宛若天开”的意境,故离不开花草树木与宫殿建筑相协调培植,这一点在颐和园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如在万寿山上大片中指耐寒的松柏。其常年墨翠绿色的基调与红墙黄瓦的古建筑掩映生辉,达到了非常美妙的园林艺术效果。再如,昆明湖那婀娜多姿的垂柳、娇艳鲜嫩的荷花与波光潋滟的湖水映衬,似乎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秀丽与清新。而那四季花红柳绿的庭院花卉设计,又赋予肃穆的宫殿建筑以浓郁的园林气息和休闲氛围。

    记得颐和园在接待世界文化遗产专家考察时,有个高水平汇报提纲,提纲中曾这样分析颐和园与其他同类园林的区别:皇家园林是皇家生活黄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的特点是皇家的气派,表现在规划、造景、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与颐和园同期规划、规格相当的著名皇家园林,在北京西北郊有圆明园,承德有热河行宫。就园林相比:圆明园是在平地建造的“人工山水园”;避暑山庄是一座利用地形把建筑物分成若干小群组随山依水布置优美的环境中;其他园林中也没有大规模群体建筑,而颐和园利用大规模的自然山水修造的佛香阁中心建筑群是皇家园林中气势最大、建筑处理最突出的一组。一这组建筑为中心构成了颐和园的造景主体,不仅统管全局,还与西山、玉泉山巧妙地嵌接在一起,将京郊西北部几十公里的空间景观浓缩成一幅壮丽的水墨山水画卷,气魄之大,在中国园林是极其罕见的。这种高超的结构技术和丰富的艺术处理手法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造园的杰出成就。就政治历史对比:颐和园和圆明园、避暑山庄同为清朝皇室的“夏宫”,具有丰富的社会政治历史内涵。但他们修造的年代不同,圆明园、避暑山庄是清早期的政治中心,颐和园则是清晚期历史社会的反映。就陈设文物对比:皇家园林中陈设文物最多的是圆明园,而此园遭受抢劫,陈设文物损失一空。其他几处皇家园林存世的文物也机器有限,只有颐和园保存最多,成为研究中国皇家园林重要事件、重要遗迹的重要见证。
 
   
  (编辑:梧桐树)  
·中国:关于颐和园的造园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