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称:“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潭柘寺的泉实为一绝,而更令人震撼的,不是泉,而是塔林。塔是僧人圆寂后为其修建的墓塔,它是潭柘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今,潭柘寺塔林保持完整形态的墓塔共75座,塔形不一,有石经幢式塔、方形单层浮屠式塔、密檐式砖塔和覆钵形藏式石塔等,其形态典雅庄重,是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潭柘寺塔林分为上下塔,其中上塔院建于清代,全部是覆钵式塔,现存28座,以震寰塔为主塔;下塔院主要为金、元、明三代修建,现存47座,以广慧通理禅师塔为主塔。另外还有金代公长老塔,元代妙严大师塔,印度高僧底哇答思塔,日本高僧无初塔,以及安葬普通僧人的十方普同塔(万人塔)。
位于下塔院的海云禅师塔是修建最早的塔,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此塔为六面六角密檐式实心砖塔,共有七层,正面镶有塔额,上写“佛日圆明海云禅师塔”。
要说下塔院中最高大的塔,那就要数金代的广慧通理禅师塔,此塔位于下塔院的中心,塔高九层,也是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前设有宽大的石供桌,左右两侧各有一株千年娑罗树。通过此塔的位置、塔的层数、墓塔周围的环境布置,充分显示出了广慧通理禅师生前在佛门的显赫地位。
埋葬僧人最多的墓塔是十方普同塔,也叫万人塔。潭柘寺僧人众多,组织严密,等级森严,大和尚死后一人一塔,而下层和尚死后,则合葬在这座十方普同塔内。十方普同塔位于金代广慧通理禅师塔的东侧,为覆钵形实心砖塔,十分高大。据说在塔身上有一处砖是活动的,塔底下是一个很大很深的砖砌墓穴,寺内的下层和尚死了,火化后,将骨灰装在一个小坛子里,将塔身上的活动砖抽出,把骨灰投进塔内的墓穴中,再将活动砖插好。此塔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几百年来,塔内所埋葬的僧人难以计数,因而人们又称此塔为“万人塔”。
岁月更迭,时光如梭,潭柘寺已经历经了多个朝代,曾有不计其数的僧人在此修行,塔林是历代高僧的安息之地。走进塔院,犹如从凡世走进了净界,一座座形式各异的砖石塔,经千百年风雨磨砺出红、紫、褐、黄、白、灰等各种颜色,苍古斑驳。古刹近两千年的历史,似以这种静谧、安详、坦然的气氛沉积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