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是我国古代园林的精化和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这里有着“先有北海,后有北京”的说法,最早的北海只是一处普通的水域,水中有岛名“瑶屿”。金代开始挖湖堆山,扩大瑶屿,改称“琼华岛”,岛上建“瑶光殿”、“广寒殿”,又从汴梁(今开封)移来艮岳花石堆叠假山,北海便初具规模。元代继续扩建琼华岛,改称“万岁山”、“万寿山”、“渎山”,并以此为中心建造了大都城。北海园林的开发始于辽代。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会同元年(938年)建都燕京后,就在城东北郊"白莲潭"(即北海)建"瑶屿行宫",在岛顶建"广寒殿"等。《辽史》记:"西城巅有凉殿(即广寒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观,盖不胜书"。《洪武北平图经》记"琼华岛辽时为瑶屿"。以上史实均可说明“瑶屿行宫”的存在。
北海公园的建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据说,浩翰的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叫做蓬莱、瀛洲、方丈;山上住着长生不死的神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方士徐福前往东海寻找不死药,可一无所获。到了汉朝,汉武帝也做起了长生不死之梦,可寻找仍然没有结果,于是下令在长安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名“太液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别以蓬莱、濒洲、方丈三仙山命名。自此以后,历代皇帝都喜欢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来建造皇家宫苑。北海采取的正是这种形式--北海象征“太液池”,“琼华岛”是蓬莱,原在水中的“团城”和“犀山台”则象征瀛洲和方丈。园中有“吕公洞”、“仙人庵”、“铜仙承露盘”等许多求仙的遗迹...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

北海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