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怪之一:窗户纸糊在外】
“窗户纸,糊在外”,乃从前“关东三怪”之一。
“关东”这个区域概念发端于明初建山海关之后,而盛行于有清一代。清末以来,至民国期间,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大批移民进入关东。
在没有玻璃或视玻璃为奢侈品的年代,窗上只有用糊纸来遮风、挡雨、御寒。而关东的“窗户纸,糊在外”,正是由自然环境和气候所决定,这里春秋多东南或西南季风,风力很大,窗纸要糊在里,极容易被风鼓破;夏季多南风雨,糊在里也易被雨溅湿打破;更主要的是冬季,窗纸要结很厚的霜,如糊在里面,霜会把窗纸润湿坠掉。只有糊在外面,才会相对的长久些。初到关外的人,从外面看不见窗棂,只见白花花一块,挺不顺眼,就成了一怪。
窗户纸再结实也是纸,不管怎么精心呵护,不时粘补,但,猫撞、鸡啄、小孩捅是免不了的,一年下来,还是千疮百孔。每年天冷前,要新糊一次窗,已成了关东人岁岁必为的节令活动。糊窗,既不能用很脆的白报纸,也不能用厚不透光的牛皮纸。那时专门造有一种白色、稍有点粗糙、但拉力很强的窗户纸。选某一个无风的晴日,要把所有的窗扇摘下,撕掉已经所剩无几的旧窗纸,再用刀子刮净陈旧的浆糊痕迹,才能抹上浆糊,糊上新窗户纸。这时,就是中间有一小块玻璃的下扇窗子也要糊满纸,暂时不能动,待浆糊干透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再用小刀把蒙住玻璃的窗纸割下。最后一道工序,还要用棉团给窗纸抹上豆油,用以防湿、防霜,增加窗纸的透明。
走进新糊完窗纸的屋子,好像亮了许多,暖了许多,感觉就是不一样。
窗纸糊在里也好,糊在外也好,都已随着玻璃的日益平民化,跟着茅屋草舍与贫穷的离去,而离开了我们的生活,留下的仅仅是一段有趣的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