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中国建筑艺术奖住宅类社会贡献奖——阳光上东
阳光上东的人性化社区规划
阳光上东城市走廊的街区规划完美延伸了北京的都市感受;而它的自然走廊又将河汉代表的自然也巧妙地引入了社区。阳光上东的社区规划充分展现了GENSLER公司的建筑哲学,人性化建筑也同时在这里得到最大化……
这里的街道宽度是精心设置过的,而街边的建筑高度也是精心计算的。最后将达成这样的一个效果;当某人在街区中随意漫步时,既不会使他因为两旁的高大建筑感到压抑;也不会使他因为街道过于宽阔而感到孤寂。这样的人性化尺度在阳光上东比比皆是……
居住水岸线与建筑天际线
阳光上东是沿着河坝水岸线延伸开的,水岸居住是所有高尚的建筑群的统一标准。水的灵性平衡了建筑的刚性;同时水岸的风光作为附加价值,增强了建筑群的观赏性与历史感。如今,阳光上东也奢侈的享有着坝河,执着地坚持水岸线居住。阳光上东从不单纯的获取,为了报答水岸线的自然奉献,准备用整个建筑群的建筑层次,来丰富这一片蓝天的天际线——有节奏、有起伏、有变化也有韵味。曲线打破了直线的单调、沉闷和枯燥,穹顶直指蓝天浮云,使河岸的天际变得富有情趣和诗意。让看见阳光上东的每一个人都领略到了建筑的音乐内涵。仿佛看见一篇在天空中跳动的乐章。
这种富有韵律的天际线,来自于阳光上东的完美规划。整个建筑群包含了多种建筑形式,从4-6层的多层豪宅,到32层的空中寓所;从大气简洁的美式风格,到严谨成熟的德国风格;阳光上东平衡着本土与时尚,成为国际的……
在同一座建筑中存在不同的、有主有次的建筑形态,并不是消极的做法,这反而创造了更加积极和繁荣的生活环境。与过去30-40年间规划同行们竭力的辩驳截然不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相信这一点。当我们对出现在各城市中庞大的多功能巨型建筑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其实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建造更多尺度的低层或者是中低层建筑,这些建筑底层是商业,上面提供居住寓所。这种规划的出现不仅提供了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也为整个建筑群带来了活跃的精神和愉悦的层次。阳光上东用同样的建筑理论,坚持为水岸线丰富天际线。
城市中建筑的舞蹈
远远的望向阳光上东的建筑,排列有序的建筑群以螺旋上升的阶梯感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在自然包围的间里,或高、或低的建筑仿佛身着翻飞的舞裙在翩翩起舞。丰富的立面表达居住者丰富的情感,沿街的城市走廊还布置了别致的小店铺。而街道设置的舒适尺度满足了人们行走时视觉所需要的距离感和高低变化。从每一个不同的角度望去,建筑群都有新的展现。旋转的乐章诉说着建筑的心声,这种愉悦带给居住其中的人们最真实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