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济南森林公园银杏林换上金装
丰收的长枣与孩童
秋之韵
巴林:最美云雾小镇
秋天的红叶
景观频道首页 >> 摄影园地 >> 建筑摄影 >> 正文
 
凤凰古城楚巫民俗——湘西的背篓
来源:凤凰古城旅游网 日期:2005年12月26日
 
 


    盐背篓:其大小、形状及工艺要求,在背篓系列中均处于中间水平。所用材料常为烟竹、楠竹,篾破得较厚、较粗,但刮得光滑,外形虽不及花背篓、米背篓漂亮,却光洁大方、扎实牢固,既可用于一定的农活,也可用于赶集和串亲访友,男女老少都可使用。因而这种背篓是使用率最高的。其名称来源可能与背盐有关。解放前直到很久远的年代,我地盐比油贵,必须到靠近四川的地方去贩运外形似沙石的岩盐。因路途遥远,又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不便挑担,只好用背篓背着走,于是这种既结实,可以承受百十斤重物,外形也还美观大方的中等背篓,便有了盐背篓这个名称了。

    柴背篓:顾名思义,是专供打柴等做粗重农活时用的。用材常为桂竹,工艺粗糙,但结实耐用,可负百斤以上而不变形。在农户中,凡是有劳动力的成员,是每人必备一个的。这种背篓不适于农活以外的事,假如你背着柴背篓去参加朋友聚会或婚礼丧事,别人口里不说,心里定会有些不悦。

    挎皮篓:其用材、工艺等均同柴背篓,只是要粗大得多,容量比柴背篓要大近一倍的样子。它的用途是背轻而松散的东西,如猪草、牛草、秧苗、草木灰、松毛、秸秆等等。

    (zhà)篓:这是背篓系列中最大的成员。实际上就是把柴背篓向上延伸了一倍左右,呈喇叭形,人背上它,篓口超过人的头顶四、五十厘米。篓的主要用途是不需包装捆扎,能直接盛装许多零散的东西,如玉米棒、粟谷穗、高粱穗、木炭等。因用途局限,外形也不甚雅观,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背篓是山区人民适应特有地理环境的产物,是岁月的积淀、智慧的结晶,也是一幅民俗风情画。只是我故乡的背篓,较之湘西乃至本县的其它地方,似乎更具个性和特色。这可能与我地不仅有汉族、土家族,还十分集中地聚居着近十万白族同胞有关。因为这些背篓只局限在白族乡内流行,出此以外的背篓与这里迥然不同。
 
  [ 1 ] [ 2 ]  
  (编辑:夏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