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搜狐旅游
作者:志远天下行
日期:2016年9月14日 |
|
|
据史载,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府东北郊的惠安县与晋江县分界的洛阳江上。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也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洛阳桥址位于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
洛阳桥的桥墩形式也别具一格,值得一看。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
为了巩固基石,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
在洛阳桥北侧桥头,立有一尊高大的蔡襄石雕像;在南侧桥头,也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蔡襄祠,均是当地人民为缅怀蔡襄在泉为官造福一方、为修建跨海长桥竭尽心智的功绩,自发捐献立像建祠,用以纪念他一生为官忠正、造福人民而奉敬之。
其实,北宋名臣蔡襄当年任泉州太守,在泉州的任期加起来也不过占造桥时间的四分之一。蔡襄本人也不贪天功,其所书的《万安桥记》是泉州的珍贵文物,被誉为文、书、镌“三绝”碑,里面就有明确写明共有十五位修建洛阳桥之人。
据载,洛阳桥古有:一石、一坊、一阁,二镇风,三城,四介士,五井,六朝,七亭,八景,九塔,十三进万安桥院,二十八兽(宿),四十六墩,八十一菩萨,三百六十丈,五百栏杆……至明代,桥两翼曾增加两座镇风塔。如今,我们还能在洛阳桥上的宝箧印塔看到“月光菩萨”神像,这是一件弥足珍贵的纪年文物,见证了洛阳桥近千年的历史。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洛阳桥 |
|
|
[ 1 ]
[
2
]
[
3
]
|
|
|
(编辑:四叶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