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乐途旅游
日期:2012年7月6日 |
|
|
沙溪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上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许是上苍对沙溪情有独钟,唐代以后,与沙溪坝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弥沙发掘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沙溪是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古镇的贸易也随之加入新的内容——盐。盐井的开采,犹如锦上添花,为沙溪的发展推波助澜,古镇作为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一跃成为茶马古道的盐都,成为西藏、滇西北地区的食盐供给的集散地。盐作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在沙溪逐渐成为继茶、马贸易后,又一重要商品。
当小镇酣梦似醒未醒的时分,我轻轻地溜出了客栈的大门,双脚悄然踱入寺登街的阡陌巷道。忽然间,一阵扑面而至的寒风从脸上挂过,又尽情地肆虐着身后这座极边之城的荒凉。破败的房屋、残落的土墙、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条。

颇有古韵的建筑
我下意识地竖了竖风衣的领子,迅速将围脖缠上一圈,耳畔竟然响起亘古的马帮声音,只一瞬间便随着风儿消失殆尽。那一刻,我投入的情意远比马蹄的声音还要悠远:一个人,独自站在四方街的古戏台下,伸着冷冷的指尖,触摸这条千年的古道,感受脚下的小石子彼此依着偎着,石与石之间私语着这里的繁华没落和沧海桑田。
随着清晨东方升起的第一缕曙光,街角那块早已光滑如玉的卸马石重又把我拉回现代的文明中来。这个曾经繁荣的古镇能够得以幸存至今,是因为它被新时代的大马路抛弃了、或者说绕过了。当滇藏茶马古道上许多马帮文化遗迹基本都被时间抹去的时候,它却因为偏僻和闭塞默默无闻地存在着。与丽江、大理相比,它现在是小了许多,更落后了许多,但它比束河更为单纯宁静,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丝毫不逊色于茶马古道上的其他遗迹!所以,2001年10月11日,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在美国纽约宣布,中国云南沙溪古镇寺登街入选“值得关注的101个世界濒危建筑保护名录”。
推荐阅读:
高庙古镇--四川最后的古镇
小洲村 最后的小桥流水人家
巴拉望 最后一块海边乌托邦
新疆赛里木湖 大西洋的最后一滴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