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搜狐旅游
作者:S的视野
日期:2015年5月4日 |
|
|
荡口位于无锡与苏州交界处,有一块通灵宝玉似的水面称作鹅湖。荡口古镇的名称源于它的地理位置。荡口位于鹅湖之西,是鹅真荡的口岸,故名“荡口”。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
目前无锡市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
相传南宋初年,在现今荡口杨安桥一带,聚居着以渔、农为主的丁氏家族,这是荡口集镇的最早雏形,故荡口镇原名为“丁村”。元末明初,富裕的华氏家族定居荡口。至明朝,因华氏后裔官居翰林院大学土,而最早居住此处的丁氏后裔也深得朝廷器重,镇上开始大兴土木,商贾云集。到清末民初,荡口镇已逐步发展成为当时锡东地区的一大商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美誉。
荡口古镇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呈现出中国社会由古老传统向近现代化过渡、转折的多样景象。从这里走出了华蘅芳、钱穆、华君武、王莘、华秋苹等10多位名人,这些名人在故乡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展现出荡口文化中经世致用、实业兴家的传统精神。
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使得荡口镇成为无锡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乡镇。据业内有关人士介绍,荡口镇的有关地理、历史、人物、风貌等资料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也有收藏。许多专家在对荡口进行考察后认为,荡口古镇的开发与巳先期开发的同里、周庄古镇等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一是荡口的人文、自然条件交相辉映;二是荡口旅游不是奇峰突起,它周围还有鸿山泰伯墓、梅村泰伯庙、彭祖墩和甘露寺等文化古迹。

无锡荡口镇

无锡荡口镇

无锡荡口镇

无锡荡口镇

无锡荡口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