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可托海的贡献
在中国完全告别过去那段艰苦岁月的时候,可可托海的居民是怀着复杂而又亲切的感情的。它与远隔万水千山的朝鲜发生过异常紧密的关系。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那场战争结束后中国欠下苏联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债务;一个几乎不为外界所知的事实是,富蕴北部崇山峻岭环抱中的可可托海成为偿还那笔巨债的主要地方。在国人印象里,中国是靠整火车整火车的苹果、白菜、大米和猪肉还掉那笔债务的。但是国家认识到,靠农产品还掉那笔债务几乎不知需要多少时间,因此决策以苏联迫切需要的稀土还债。如果没有可可托海,中国那时的日子会更难过。
这个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小城镇替中国还掉巨额外债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有的说是四分之一,有的说是三分之一,还有的说是四成。我从可可托海矿务局得到的数字是四分之一。不管怎么说,可可托海为中国作过巨大贡献是没有疑义的。
那些更大的贡献还有:
还记得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吗,卫星必须用铯,那是可可托海提供的。
还记得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吗,核弹必须用锂,那是可可托海提供的。
我们在怀念两弹一星功勋们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这个隐藏在大山里的小地方——中国,新疆,阿勒泰,富蕴,可可托海。

新疆北部最寒冷的地方
同富蕴县北部山区的大多数地方一样,这里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外地人到了小镇,当地人会无一例外地讲起1960年零下56摄氏度的低温。不过这是个未能得到气象当局承认的记录。中国科学院冰山考察团测到的数据是零下51.5摄氏度。在那个最冷酷的冬天,小镇放假一个星期,居民实在不得不外出时,就把全身裹得只露出两只眼睛。自那以后最冷的日子是1987年,11月14日开始了连续一周的大雪,气温从零下16摄氏度一直降到零下50摄氏度,矿区不得不放假,4000人上街清除超过半米深的积雪。那里有多冷呢,冷到汽车挡风玻璃都是双层的,还要再加上护套,否则就会冻裂。
我们听到当地老人抱怨一年比一年暖和起来,变得越来越不像可可托海。其实现在每年能够称作暖日的日子还是不超过90天,仍有10多天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不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冷日要超过一个月。与老人们相反的是,姑娘们对此变化感到欣喜,过去太冷的天气使她们失去太多穿裙子的机会,那时流行的做法是,长裤外面套上裙子,在一天中勉强可以忍受的一个多小时里把长裤挽到看不出来的程度。现在,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了一群着短裙的姑娘,她们的长发飘在可可托海10月的风里。
可可托海是富蕴县第一个设镇的地方,做过县治,过去那条经常遭洪水冲刷的简易山路现在变成了同乌鲁木齐一样平整漂亮的通途。从县城东北方向进入山区,行程50公里多一点,山路复山路,弯路复弯路,翻过最后一个山头,就看到了山间盆地中的可可托海,就看到了掩隐在浓密树丛里的可可托海,就看到了朝思暮想的浪漫可可托海。
正像它的哈萨克语地名之意——绿色丛林那样,大山长满了西伯利亚落叶松和秋天叶子会变红的杨树,山林里出没着野猪、狐狸、猞猁、紫貂、松鼠和漫不经心的熊、仪态优雅的鹿,林间草地上生长着名贵的冬虫夏草、党参、赤芍。青色河谷中,遍生秀丽白桦,犹如亭亭玉立的姑娘们共约浣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