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
1988年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开发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五项国家级牌子,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阳元山前的祖石形象逼真,被人津津乐道

丹霞山

从阳元石旁寻路上阳元山,这是一条凿刻在坍塌下来破碎岩体上的路

有的只是几个脚凹,贴着崖壁,下临深渊,即便胆大者,双手也不敢离开栏杆或岩体

只能从岩缝中猫腰,几同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