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风景名胜 >> 自然奇观 >> 正文
 
野三坡:百里峡谷穿越亿年的时光
来源:新京报 日期:2014年4月15日
 
 

    河北省野三坡位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部,太行山与燕山的交汇处,与北京市房山区接壤。野三坡总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包括百里峡、鱼谷洞、拒马河、龙门天关、白草畔、金华山六大景区。2006年9月17日,北京市房山区、河北省涞水县、涞源县联合创建“中国房山地质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今年5月15日,中国房山地质公园正式开放。作为这个世界地质公园的8大园区之一,野三坡浓缩了华北30亿年以来地质构造的演化史,成为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嶂谷地貌

    “夹”在峡谷中蜿蜒向前

    走进百里峡的关口,中伏天大中午无处可躲的明晃晃的阳光,一下子就没了踪影,人们瞬间钻入了一条幽暗狭窄的峡谷。整个峡谷好像一座巨大的山脉在眼前裂开一般,我们只能从裂隙中穿行深入,裂隙边还有潺潺山涧缓缓流过。

    与先前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光的嫩绿截然不同,眼前的一切深沉下来,成了墨绿,喧嚣退去,甚至能听到风从峡谷深处游动出来那若有似无的声音,巨大而湿润的凉意也尾随而至。

    我们被“夹”在这清幽的峡谷中蜿蜒向前,两边的山崖如贴面般陡峭高耸,抬头仰望天空,阳光被锋利的峭壁划开,阻隔在高耸的绝壁之上。

    这奇峻的峡谷便是野三坡世界地质公园百里峡园区的特殊地貌“构造-冲蚀嶂谷”,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嶂谷地貌。“嶂”总是被用在“层峦叠嶂”这样的词汇中,却很少有人单独诠释它,其实“嶂”是一种独特的地貌特征,“嶂谷”指的是两壁直上直下、高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一入百里峡的关口,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到嶂谷的特征。

    百里峡嶂谷的形成,据说是经过了距今10亿年的地壳运动,最后在距今248万年至1万年期间,经过寒冻风化、塌落、洪水冲蚀等作用,使得山间裂开的缝隙越来越宽,最终形成了这种特殊地貌。

    乱石的学问

    追溯十亿年前的地壳运动

    百里峡由海棠峪、十悬峡、蝎子沟这3条总长105华里的峡谷组成,于是得名“百里峡”。在峡谷里的许多景点,导游一边讲着风趣幽默的传奇故事,一边指着解释真正成因的指示牌,让游客生动轻松地就理解了这些奇特地貌的地质科学依据。

    遇到3块巨石,导游停了下来。3块石头一块如侧身的螃蟹,一块如张着大嘴的青蛙,中间的则像一头老态龙钟的巨龟。导游讲起了《蛙蟹智斗》的故事:青蛙和螃蟹狭路相逢,二者为“谁给谁让路”正斗得不可开交,老龟路过此地,以长者的身份告诉蛙蟹,“水里游、岸上走是我们共同的特点,不能凭着自己的一点优势就骄傲自满”。

    而一旁的解说牌上则写着,这几块巨石学名叫做“崩塌堆积”,是因为岩层裂隙发育,受到震动或重力的作用,岩壁上的岩块垮落下来,才形成了这种特殊的灾害地质遗迹。

    岩壁上长出的钟乳石,则叫做“近代钙华”,是岩石中碳酸钙的溶离和沉淀。路中央有一块有波浪起伏痕迹的扁平大石头,据说这些“波痕”是河流、海浪和风在松散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形成期要追溯到10亿年前。

    峡谷里的“一线天”,最窄之处仅有70厘米,只能由一人单独通过。其实一线天正是表现了嶂谷形成的初级阶段,由于物理风化作用和间歇性水流下切及侧向侵蚀,使垂直地面的裂隙不断扩张,形成了十分狭窄的嶂谷。这里空气潮湿,光线阴暗,据说每天仅有五分钟的日照时间。

    而“金线悬针”是大自然给人们的另一个惊喜。一条好像山体炸开时形成的又深又窄的崖壁缝隙中,夹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就像一根穿在线上的针。据科学家推测,在亿万年前,由于地壳的运动或是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山顶上震落一块石头,在下坠的过程中,正好裂开的山体又合上了,这块滚落的石头被卡在中间,形成了这一奇观。据说,巨石下的空间只有在每年夏至的一瞬间,才能见到从“金针”后射过的一缕阳光。

推荐阅读:

日本人的“手机文明”

揭秘:印度女人为何从不露大腿

台湾太鲁阁 奇山妙水的仙境

韩国有一条神奇的公路竟然会唱歌
[ 1 ] [ 2 ]
(编辑:毛怡群)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