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昙的意思是释迦牟尼的族姓,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创始人。自建寺以来,得到明王朝历代皇帝的高度重视,明13代皇帝中就有7位皇帝为瞿昙寺下达敕谕,颁给金、银、象牙图章及封西天佛子大国师等。
瞿昙寺,藏语称“卓仓拉果丹代”,亦称“卓仓多杰羌”,意为“乐都持金刚佛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区曲坛乡所在地,南距市区约17公里。瞿昙寺寺是乐都区南山地区最大的寺院,也是中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是经朱元璋御题寺额的名刹。瞿昙寺建于1392年,北京故宫始建于1406年,因此,人们把瞿昙寺称“乐都小故宫”。该寺以宏伟建筑、珍贵文物、精美壁画而著名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二批中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瞿昙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置于青海省乐都县城南21公里处的马圈沟口。背依罗汉山,面临瞿昙河,北傍松花顶,南望照碑山,是一组古色古香的明代建筑群。自明洪武年间创建迄今,已历600多个春秋。这座寺,以雄浑古朴、文物珍贵和拥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巨幅彩色壁画驰名西北,被信仰藏传佛教的藏、蒙古、土等民族景仰为佛教圣地,迢迢远来,进香朝拜;也是青海省最著名的花儿盛会区之一。
据说,瞿昙寺创始人三罗喇嘛选择这块圣地时,罗汉山松柏参天,瞿昙河畔杨柳荫浓,一泓清泉流于石山,水光接天,明彻半壁。三罗面对灵地,歇杖憩息。临行时忘携禅杖,回去取时,禅杖已在泉边扎根生长,后来就成为象征高?的珍珠树。寺的正门叫山门,宽三间,面积150平方米。在前院左右两侧分布着两座御碑亭,藏语叫“四门碑亭”。院西侧还建有金刚殿,他是前、中院的分界和过道,十分幽雅。

瞿昙寺

瞿昙寺

瞿昙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