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祝勇
日期:2017年11月1日 |
|
|
美舍河长堤路生态修复环境优良,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石中华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中规院城市设计所主任规划师慕野说,海口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问题的综合方略,建设“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的民主工作机制。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民生幸福的增长点,城市建设注重以人为本,鼓励公共参与,提升市民活动空间品质,完善综合服务能力。
“城市更新就是充分考虑人民的需求。‘以人民为中心’是工作的宗旨,在城市更新每一个工作节点的时候,充分考虑和采纳百姓的需求,比如海口交通优化问题专门做了市民调查,询问市民觉得交通问题在哪里、交通感受怎么样。”
在整体、系统、协同的开展城市更新工作中,一方面,海口把准脉、问好诊。去年全国“双修”现场会结束后的第二天,邀请住建部副部长黄艳一行到海口考察,为海口的城市建设把脉问诊。各位专家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海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这些真知灼见为海口启动实施城市更新找准了方向和着力点。
另一方面,聚共识、提能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派出考察团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做法,并先后两次召开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国家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为全市83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进行《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海绵城市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等专题讲座培训,进一步拓宽领导干部的眼界视野,厘清“双创”“双修”和城市更新的内在关系,励志通过系统性的城市更新把海口建成全国最好的城市之一。
保障城市更新可持续
今年2月7日,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后,印发了《海口市城市更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海口市城市更新领导小组,负责城市更新工作的决策部署、工作指导、统筹协调、整体协调、督促落实,议定相关重大事项。城市更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规划统筹、交通优化、棚户改造、水体治理、城市增绿、功能提升、文化复兴、土地修复、项目统筹等九个具体工作组。
今年3月22日、5月17日、7月27日先后召开三次书记专题会,审议通过了《海口市城市更新行动纲要》及六个专项规划,确立了海口城市更新“一江两岸、五网络;东西双港、两融合”的总体结构和“重整生态本底、重织交通网络、重塑空间场所、重构优质设施、重铸文化认同、重理社会善治”的六大施治纲领;从市民需求出发,将海口城市更新重点锁定在水体治理、增绿护蓝、交通优化、文化复兴、棚户区改造、品质提升、山体矿坑修复等七个方面,形成全市一盘棋的城市更新总体蓝图和系统格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9月28日,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海口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行动方案》,坚持生态引领,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工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增强城市的魅力和活力,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省会担当。
为了保证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海口还加大资金保障,将重要的城市更新工程项目纳入市区两级年度财政预算计划,保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市更新项目,并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各类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更新。同时,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公示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市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更新工作的认识。搭建城市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政府服务,促进产业与空间对接,实现信息公开与共享。结合全省“五网”基础设施建设“极简审批”,开辟城市更新项目绿色通道,建立涵盖城市更新全流程的网上申报管理系统,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和时限进行办理,绝不允许在法定程序之外增设审查事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