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来源:京九晚报
作者:刁志远 吕天骄
日期:2017年11月2日 |
|
|
内河治理效果显著(图/晚报记者 贾晶晶)
城市内河,往往是孕育城市文明的摇篮,商丘同样伴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城区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2015年以来,我市内河治理工作被列入“十件实事”之一,治理力度空前,成效显著。
从恶臭难闻到景色宜人。我市内河水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面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清水绕城的美景已经从畅想变为现实。
内河治理正当时
“原来这里就是臭水沟,没人愿意来。现在坐在河边就能看见鱼,早上晚上都是人,谁来了都说好。”在睢阳区蔡河河畔的亭子里,66岁的市民刘中金高兴地说。
城市因水而有灵性。我市位于苏鲁豫皖四省接合部,属于淮河流域。目前中心城区地表水系共有“9河3湖”(包河、运河、万堤河、忠民河、康林河、蔡河、古宋河、东沙河、日月河及南城湖、东风湖、日月湖)组成,七纵两横,大致平行相间分布,流经市区总长度136.9公里,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水源严重短缺,地表水主要是靠降雨拦蓄和引黄河水获得。
曾几何时,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部分河道被严重挤占,河床淤积,河貌损坏,加之生活污水的不断流入,致使水质变黑变臭,鱼虾绝迹,两岸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沿岸群众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
群众期盼什么就解决什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治水治污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委、省政府生态建设和水污染防治要求的政治工程,作为顺应人民群众期盼、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作为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发展工程,高度重视城市生态水系建设,把“河道全畅通、管网全覆盖、污水全处理、河水全变清”作为治水治污的工作目标,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的推进原则,采取一河一策,标本兼治,统筹科学地实施内河治理工作。
如今的商丘,湛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碧波荡漾的河水慢慢流淌,天人合一、生态宜居的新城正在逐步展现。今年3月以来,全市5条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较1月提高60个百分点。据国家环保部通报,在全国城市排名中,商丘连续两个月进入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前10名城市,水质持续改善,也是我省唯一进入的城市。2月份,商丘水质改善幅度并列居全国第9位;3月份,商丘水质改善幅度居全国第6位。
水通
平原路丰源公寓南侧,60米宽的运河河面波光粼粼。深挖河道、清理垃圾、堆砌护坡,12台挖掘机正在紧张施工,从平原路望去,运河浩浩荡荡,向西延伸;长江路上,运河与蔡河连接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从运河至长江路的河道已经挖好,挡墙做好;南京路向南的蔡河段,清淤工作已经完成,两辆运输车正在清运堆积在河道两侧的淤泥……2015年我市开挖内河的镜像,至今让记者难忘。
2015年,市政府提出了“水通、水清、水美”的工作目标,确立了“拆、挖、建”的内河治理工作思路,按照“重心下移、以区为主”的原则,将城区河道清淤疏浚及断头河打通列入市政府的10件实事,并将内河治理项目作为重点督察内容,每周进行专项督察。两年来,全市对占压9条城区河道红线、蓝线的建筑物强力实施拆除,共拆除各类建筑物面积100多万平方米;打通了运河、蔡河、日月河3条断头河,开挖河道5.2公里,清理淤泥上千万立方米,河与河相连、水与水相通,基本实现了“水通”的目标。
黑臭水体治理
2017年3月29日,风和日丽。从三明路至包河一段的运河内,污水已经全部抽完,十台挖掘机一字排开,发出低沉的轰鸣声,不停地挥舞着铁臂,高大的铲斗将河道内厚厚的一层淤泥铲起,堆放在一边,等待晾干后,这些淤泥将会被迅速运走。更远处是一段几百米长已经清理好的河道,常年被淤泥掩盖的黄土出现在了河床上。在神火大道运河桥上、在长江路运河桥上,在中州路运河桥上,都能看到两侧运河内施工的各种机械车辆。
水体是城市的心肺,内河是城市的命脉。污泥不除,浊水难清。2016年12月17日以来,我市采用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截污纳管、管网建设、中水利用等措施,多部门联动,迅速行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行动。
调用挖掘机、抽水泵等机械设备1400多台次,人员8000多名,清淤疏浚包括运河在内的河道9条,消除阻水点220处,整理护坡20多公里,清理淤泥96万立方米,抽排污水30多万立方米。对城区河道排污口、溢流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852个排污口、溢流口进行了全部封堵。城区内河道污水管网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120公里,城市建成区污水管网全覆盖。第一、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投产,第八污水处理厂试运行,日处理能力达到42.5万吨,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污水产生量与处理能力相匹配。
景美
包河两岸,绿树成荫,休息座椅、碎石小道坐落于花草树木之间;蔡河两侧,垂柳依依,岸边白色大理石护栏整齐划一,步行小道沿河岸延伸;运河南岸,景观园林初见成效,新植绿化苗木散发着勃勃生机……我市内河两岸的景观,已经从点到段,并且还在逐步实施,全力推动建设中。
岛连岛、湖连湖、桥连桥、林间小道曲径通幽,夜晚的喷泉色彩斑斓、如诗如梦,去年建成开放的日月湖,总投资4.4亿元,水域面积1.17平方公里,不仅是一条以引黄调蓄、灌溉补源、生态观光的综合性水系,还形成了集防洪、文化、休闲、慢行、景观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景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为确保城区河道水质进一步好转和长期保持,我市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滞留池、生态湿地、生态驳岸、生态浮岛,种植相应的水生植物、沉水植物等多种形式,逐步恢复河道生态功能,保护河湖、湿地、坑塘自然形态,提高水体溶氧能力,逐步实现城市水体良性生态系统。在河岸景观绿化建设上,设置滨河车道、自行车道、人行景观道、沿岸绿化、节点景观组团。
展望
在《商丘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纲要》中,我市在中心城区又重新规划了“九河、十三湖”的河湖水系结构,布局了“三区、五廊、九带、多园”的绿地系统,总体演绎水城共生的生态城市,体现水作为商丘城市的灵魂和“九水贯城”的城市自然景观特征。市民碧水环绕、临水而居、与水为伴的美好愿景逐渐成为现实,水清河畅、景美岸绿、人水和谐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正在形成,水韵商丘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