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式空间以内向为性格。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内向空间是中国文化内求精神的物化表现。桃花源示范区很自然的选择了内向空间的定位。除了在市政路口设置一个项目logo外,整个用地边界被完整的包裹起来,让人从外部无法度量“庭院深深深几许”,更想一探究竟。与传统高墙大院的围合方式的不同,桃花源的围合为凸显“桃源之闲逸”,用了茂盛的植物以现代居住区植物造景的常见手法围合边界,以使到访者能有回家的亲切感。花岗石景墙、镀紫铜钢材顶棚廊架构成一座庄重而简洁的大门,结合门前玉带般的静水面以及汉白玉拱桥,显现出中国文化的端庄与内敛。抛开传统王府门、将军门、士绅门等的等级束缚,只抽象出简洁大方的门框与持重威严的门头并结合两侧墙体形成横向开展的立面以体现中国文化的开阔与雍容。门头完全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及工艺完成,古代精神在现代材料的承载下浑然天成。进门以后的内部空间分为四个部分。从功能上对应传统的四进院落。
传承传统园林的手法,第一进院设屏风一座,主人的审美及气韵皆从屏风可见一斑。屏风高2.8米宽10.8米,以中国传统绘画“长卷”形式展开,以泰山石切片为剪影表现三山五岳,屏前再设一池玉带水面,寓意“千里江山”。此处再次运用了紫铜钢板异型加工等现代材料工艺及层叠的手法,并前置金属格栅为帘,将画面拉向深远处,营造出“三山五岳缈何许,云烟汗漫空竛屏”的意境。一进院是内与外的交汇,接下来的曲径才真正将人引入庭院深处。曲径先以桃花夹道进行接引,呼应桃花源的主题;后半段以茂盛的竹林夹道,将欲扬先抑的手法推到极致,正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竹林绝非一个单调的配角,设计师以道路的转折引入光,以光为语言书写了时间。因为竹林的幽暗,光的变幻更显丰富。
二进院是堂前院,故除建筑外其余三面皆以墙体围合,为破解传统堂前院庄重有余、活泼不足的氛围,在现代风格的片墙上在以现代的手法简练的拉出几条竖向间隙,打破漫长墙体的沉闷,增添了活泼的气息。堂前院以整院水面为图底,以泰山松为画,寓意中华文化以“上善若水”之德,立“万古长青”之业。堂前院需满足进入时游赏的功能,又要满足厅堂内向外观赏的需求。以几何解构的方式从二院入口和售楼处入口各拉一直线垂直相交,找点院子的重心所在,也描画出了人行游览的轨迹。重心处是全院最好的观景点,特设一面壁雕题为“根”寓意华夏文化根深绵延,永续昌盛。行人在院中游赏,可观水、观天、观松、观根,也可成为被观赏的“画中人”。
出售楼处是第三进院。三院在传统四进制院的序列里通常被称为“书房院”,是主人与要客议事的地方,也正合于售楼处的营销节奏。故此院以停留为首要功能,空间构成上以大草坪为底,以水面为图,临水设宽阔木平台以放置沙发阳伞构成极放松的会谈空间,并在水中设置休闲卡座更使进入者可以象度假般享尽天光云影,获得愉悦安闲的心境。传统的第四进院通常叫后院,是主人最私密的空间,宜静思、宜冥想而不被人打扰。桃花源的四进院设在售楼处东侧较隐蔽处,场地不大仅70平米,以静观而非进入为目的。以白砂为底,以泰山石切片为峰,以绿竹为界,以彻底的抽象彻底的无声将人带入寂静空灵的审美境界。
泰安金科桃花源新中式示范区景观外部实景图
泰安金科桃花源新中式示范区景观外部实景图
泰安金科桃花源新中式示范区景观外部实景图
泰安金科桃花源新中式示范区景观外部实景图
泰安金科桃花源新中式示范区景观外部实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