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传说清代有人夜见红光出现,官府派人探视,见红光中有文殊菩萨像,便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康熙帝御笔"空林"二字,钦赐"敕赐空林"御印一方。如今康熙帝墨迹仍存院内。
俗话说深山藏古寺,出家人远离尘世,大多会去深山中寻求清静自然。而文殊院却位于成都市中心一条熙来攘往的小巷内,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两株银杏,它们根部相互连接,被称为“连理树”。寺院对面是以佛禅文化为主题的都市旅游休闲区—文殊坊,在这里喧哗和宁静只有一墙之隔。
文殊院殿宇五重,依次正对山门的中轴线上,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其中“三大士殿”供奉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分别代表了慈悲、智慧和实践,院内终年香火旺盛,祈盼美好前程的人都来此上香许愿。

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

文殊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