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份茶坊
空灵茶座
如果说今天的九份还能感受到几分“知性美”,位于九份中心点及基隆山交界处的九份茶坊功不可没。这是九份的第一家茶楼,也是面积最大的一家,建筑本身是通过认证的台北县“历史建筑”,现在已有百年。室内全是自家手工烧制的各式茶具。早期这里被称做“皇帝基”,指的是城镇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每日必经之地。
据资料介绍,茶坊的前身是1991年开始经营九份茶馆。实际上,台湾茶艺馆的出现始于19世纪70年代后期,鼎盛于80年代,而在9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没落。九份茶坊却要挽留这股潮流。
从斑驳的回廊、梁柱、木雕、铜洗到老风扇,洪志胜尽可能保留了建筑旧时的风貌。茶坊共分四个区域。顺着店内信道下楼左转,是“九份艺术馆”。主人一生最想推广“茶、陶、画”,因此这里展示了许多本土艺术家拙朴的陶艺作品,也正是用这种方式,改写了人们过去对九份“酒家林立”的印象,让山城变得知性起来。
从喜来园的林伯身上,可窥见台湾民宿的温馨和贴心
到现在,对于台湾人来说,九份茶坊已成了他们像家一样亲切的地方。茶室内最多可容纳70多位客人,店内主打的是北埔的东方美人茶,最低消费100多元人民币,针对会员的消费则相当于台北上班族的水平。茶坊的兴盛与平淡,也是九份历史的见证。
九份的日本游客不少,除了因为这里有日据时代的遗迹,据说远在《悲情城市》之前,1986年宫崎骏创作《天空之城》便有来自九份山城夜景的灵感。今天,和茶坊毗邻的“天空之城”也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所在。这座清水红砖的新楼,颇有19世纪30年代的风味。屋内设计全是有关星空、星座的符号,每隔几个月会更换一批画作。
相比茶坊的老旧气息,天空之城简洁雅致。从落地窗或是户外的椅子往远处眺望,青山碧海,尽收眼底。店家女主人爱猫,据说天黑时,阳台上的猫形灯点亮后,别有风情。可惜我无缘得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