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山西园林古建筑庭院植物配置初探
来源:中国园林 作者:赵鸣 杨春梅 赵文彬 日期:2005年11月15日
 
   

    1、园林古建筑中植物配置形式

    从计成《园冶》的“仅就中厅一二”一句中可知:园林中的植物并非都是对称布局的,而是或多或少,非常灵活自由。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规律可循呢?中国古代建筑空间创作意识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功能需要,来提供某种明确、实用的观念情调,适时、适地地去创造各种各样不同的情感氛围,即是说,中国古代建筑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功能、社会需要,伦理礼制是第一位的,物质功能则是第二位的。这些不仅体现在园林古建筑组群的布局之中,而且植物在园林古建筑中的配置方式,同样会表达这一思想。不难想象,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方式,是与园林古建筑布局的意旨相一致的。

    1.1规则式布局

    园林古建筑中如寺庙以及祠坛等,不论在宅门、山门或是在大殿前端,栽植的树木大都是分左右2株或4株等,株距相等,排列整齐,错落有致。植物的这种整齐、严谨的布局方式,代表的是一种秩序,亦即主次关系,正所谓列树以表“道”。因而在这种功能前提下,用对称式的植物配置形式是必然的,这种植物的对称布局同建筑一起,起着烘托环境情感氛围的作用。解州关帝庙庄严肃穆的端门,正前方矗立着“挡众”,即是要求文武官员及各色人物等必须在此下轿下马的标志,门前两株乔木犹如哼哈二将般立于左右,庄重威严,与建筑环境所想要表达的内容极其贴切。其他如会馆、私家宅院等等,凡包含有类似思想内涵的庭院空间,植物均如此布置。山西万荣县汾阴后土庙建于北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毁于16世纪末的水灾。

    祠内有一块刻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的庙貌碑还完整地保存到现在。此碑忠实地刻绘着当时建筑的总平面和主要立面。由碑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庙中植物配置都是对称布局的,而且多是三、五成群地栽植,反映了其较高的设计水平。明代绘制的山西太原崇善寺总图中,院内的树木也都是对称栽植。

    晋祠圣母殿殿前左右两株侧柏,相传为西周时期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左侧的一株于清道光年初被伐,剩下右侧一株山北向南是30度角斜卧,最粗处胸围5.5m;运城关公祠堂书院衙署、祠庙二道门的路旁两边,长着4株侧柏,左右对称,据传为隋代所植;五台镇海寺西院内一左一右两株青杆,寿阳上湖峪大王庙门前两株油松一南一北,均极其威严;平遥襄垣村四神寺门前四角栽植4棵槐树,株距基本相等;晋祠王琼祠前两株银杏,在踏步两侧对称栽植,树龄已有450余年。

    有些古建筑两边的树木,虽是对称栽植,种类却不同,疑为后人补栽时更换所致。如无台山黛螺顶正殿前左右二树。

    1.2自然式布局

    植物的自然式布局,多数情况下是应用于传统的自然山水园之中。自古以来,无论是皇帝的宫苑、官吏所置的衙署园林,还是文人士大夫、富商巨贾们的宅园以及书院衙署、祠庙会馆所附属的园林,都是为了“放怀适情,游心玩思”而建造的。他们或利用天然景区加以改造成为游息休养的生活境域,或在城市里创作一个山林高深、云水泉石的生活境域。中国人对山水的爱好十分深厚,对自然山水的追求由来已久。他们不仅要在居住生活中体现自然,而且还要在作为生活境域的园林里去体现自然。因此,寄情山水、亲近自然,成了他们生活中所追求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园林中的植物一般是模仿自然界的布局方式。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家对自然山水的亲近、对野逸之趣的爱好,不亚于世俗文士。佛寺为了追求自然山水环境向郊野发展,以放任林泉之间、享受山林之乐为修;城市中的寺院所附属的花园,则多以自然式的花木栽培创造出清幽雅致的自然式园林环境。园林寺庙周围环境,由于常常选择在向阳背风、濒水有林的岗阜地带,而且常常是由寺庙僧人们所占据或管理。僧人爱树历史悠久,因而周围植物长势一般都较好。山西蒲县柏山寺门前,有清代一知县制联,联曰:“伐吾山林吾不语,伤汝姓名汝难逃”——足见僧人爱树成性。

    2、山西园林古建筑中树木的种类

    地处我国古文明发祥地黄河中下游的山西省,历史悠久,历朝佛事兴隆,香火旺盛,寺院、道观遍布全省,名胜古迹中古树古木甚多。自古以来,山西地方的村民就把古树当作风水树,顶礼膜拜,因而散落在村旁、道边、寺宇内的古稀大树有不少被保存下来。

    据统计,在众多的古稀树木中,槐树(Sophorajaponica)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油松(Pinus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旱柳(Salixmatsudana)、小叶杨(Populussimonii)、榆树(Ulmuspumila)、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a)、白皮松(PinusBungeana)、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圆柏(Sabinachinensis)、银杏(Ginkgobiloba)、楸树(Catalpabungei)、皂荚(Gleditsiasinensis)等等。其中既古又多的则是侧柏和槐树。如周柏、周槐、秦柏、汉槐、隋柏、隋槐、唐柏、唐槐。其次是楸树、枣树(Zizyphusjuju-ba)、银杏、油松、青杆(Piceawilsonii)、榆树等,如唐楸、唐枣等。

    据1955年第7期《文物参考资料》记载,山西五台山早在1953年就成立了古迹保养所。保养所除了进行古迹调查修缮、宣传保护文物政策等外,还把绿化环境作为主要任务之一。保养所在成立之后两年里,就在佛光寺共计植活杨柳、松柏、梧桐、槐枣等树5
 
  [ 1 ] [ 2 ]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