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仙洞御所在京都上京区的京都御苑内,是三大皇家园林之一。它是后水尾天皇退位后慕庄子之意所建的修炼之所,又名仙院、绿洞、藐姑射山等。1626年,后水尾天皇因不满幕府的公家法令和紫衣事件,突然宣布退位,决意隐居修行,于是命时任作事奉行的大造园家小堀远州造园,于次年建成。后水尾上皇之后,一直作为灵元院、中御门院、樱町院、后樱町院、光格院的居所。仙洞御所在1661至1856年间7次火灾,今日格局为1744~1747年改造后的面貌。

仙洞御所总面积约49140平方米,由园区和宫区组成。宫区在西北角,用土墙与园区分开。宫门名表门,为唐式牌坊门,正殿和车寄都是唐式风格,屋顶曲线优美,庄重典雅。殿前后全铺以白沙,殿后植白梅、红梅、松树、吴竹(指中国竹),堆土山,引泉水,铺园路。

园区在东面,从御殿的东南门进入,园门内有一亭子,名又新亭。此亭是茶亭,环以竹篱,有中门、休息亭(外腰挂)、茶室。南北两个水池把全园分为北、中、南三个景区,从造园细腻度上可分为真、行、草三部分,即北面为真,做得很细;南部做得较野,为草;中部介于两者之间,称行。延享四年(1747)樱町上皇命歌人冷泉为村创作仙洞十景歌,时有十景:醒花亭之樱、古池款冬、寿山早苗(毁)、钓殿飞萤(毁)、悠然台观月、泷殿(毁)红叶、茅葺时雨(毁)、止止斋之雪(毁)、鉴水夕照(毁)、神祠夜灯,这些景观大多现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