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对自然美的膜拜——仙洞御所
来源:《园林》杂志 作者:刘庭风 刘庆惠 李在辉 日期:2006年3月22日
 
   


    北景区在北池北面,有六枚桥、阿古濑渊、码头、纪氏碑、镇守社、御田社等。阿古濑渊最古,是平安初期纪贯之的宅园涌泉遗址,置石矶若干,形成水湾,外绕以六个石板铺成的六枚桥。站在桥上向南可见中部景区的码头。阿古濑渊的北面以土堆山,山上立纪氏石碑,碑北山腰曾有田舍屋风格的茶亭,成“茅葺时雨”一景,但现毁。北区最大面积的是御田遗址,是仿照桂离宫的笑意轩远眺农田景观而作,在御田边建御田社以祈风调雨顺,成“寿山早苗”一景,现毁。现在御田遗址边上开辟菖蒲池,建立镇守社,左右立石灯笼,祭祀当地神灵。


    中部景区夹于两池之间,以东西两个半岛接以红叶桥。两个半岛各堆土山,东面半岛南北双

    向各做一个瀑布,北瀑泻向北池,称雌瀑;南瀑布泻向南池,称雄瀑。一雄一雌,一阴一阳,刚柔兼济。池西土山成两主峰,北峰植红叶类树木,称红叶山,南峰植苏铁,称苏铁山。红叶山的北面临池铺几个石条,做成简易码头。北池中堆一岛,南北与陆地续以八石桥和土桥。雄瀑布边立有景石,名洗草纸之石。南池东北角成水湾,架石板桥,石板为巨大长石条,与雄瀑布和池边的切石(棱角分明的巨石)共同形成雄健形象。 

    南部景区分为池中景观和陆上景观。南池中原有二岛,灵元上皇改成三岛,成一池三山之象。岛上曾建有泷殿和钓殿,一观雄瀑布和红叶,二为钓鱼台。现殿皆毁,曾经的“钓殿飞萤”和“泷殿红叶”二景已失,但此处仍可观红叶和雄瀑。北桥为石桥,桥上架设以藤架。南岛最小,以岩堆成,称葭岛。池西岸铺以鹅卵石洲浜,它是皇家园林中最大的一处洲浜,是当年小田原的藩主以每石一升米代价铺成,十分珍贵,故又名一升石。

    南岸临围墙堆土山,东山砌石,顶名悠然台,典出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之句。登台可借景园外的修学院、伏见城、山崎、八幡等景。西山为土山,是古坟所在,名荣螺山。两山之间建醒花亭,内额有文徵明题的李白诗句,其中有“夜来月下卧醒花”之句,故名。此亭集酒店、饭店、茶店为一体,称为三店式,环亭有洗手钵、飞石、苔地、石灯笼等。 

    荣螺山西面可见石条砌成的冰窖。冰窖边广植樱花,曾是马场所在,称樱花马场。马场的北面又建有一个神社,称柿本社,内祀平安时代万叶歌人柿本人麻吕。

    纵观全园,山水园格局明显,堆山和理水作为主要手段,景域差别较明显。明晦广奥、高低远近,各得其所。古迹较多,古坟、古碑、古泉、古社为园林增添了不少古意,而神社的不断出现又显现出浓厚的宗教气氛。
 
  [ 1 ] [ 2 ]  
  (编辑:夏腊梅)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