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风景名胜 | 生态湿地 | 城市景观 | 人居景观 | 名园鉴赏 | 摄影园地 
 类 别: 关键字:
景观频道首页 >> 名园鉴赏 >> 造园艺术 >> 正文
 
中国私家园林的造园手法
来源:Show China看中国 日期:2011年3月18日
 
 
    模拟自然山水形象

    中国古代早期的苑、囿是选择真山真水围合而成的园林。自魏、晋、南北朝之后,开始有了仿造自然山水的做法。宋朝在东京汴梁建皇家园林艮岳,宋徽宗(1101—1125在位)要求在园中重现五岳的雄伟、蜀道的险峻,将人造山水的技艺推到了一个高峰。发展到明、清时期,人工仿造自然山水已经成为造园中很重要的一项工程技艺。

用黄石和土堆砌而成的水岸小山


    先看造山。自然界的山脉就其外貌看,总是山势高低连绵,山峰有主有从,植被丰厚,一片郁郁葱葱。而在园林中人工堆山,形状上最忌二峰并列或诸峰列如笔架,而要依园林景观要求而定。景观或开阔或幽深,与堆山的多少、大小、走势都有关系。堆山用土、用石或土石并用,用湖石则山体灵透活泼,用黄石则显浑厚宏伟。土山则应在山上广植花木,使山体葱绿美观,还要在土间散置块石,如同从土中长出来的一样;石山也应在石间积土,种植少量花树,使其具有自然生气。自然山体内部少不了沟涧、山道与石洞,人造假山对此也多有仿造。观无锡寄畅园和扬州个园中所堆石山,虽山体不大却造出了沟、涧、石洞,人入其中仿佛置身山间。有的私家园林喜欢将石山堆筑成狮子等野兽的形状,如寄畅园入口处的“九狮台”,用湖石堆出群狮状,呈跳跃、蹲伏多种姿态。这种现象在自然山体中也有存在,尤其在农村,村庄周围的山峰多名为“狮山”、“虎山”、“象山”,其中有的是因为形状相像,但多数是出于勘舆之说,以狮或象把门或虎守护水口,不论山形是否真像而将村口之山冠以神兽之名。苏州园林的狮子林即因园内狮山得名,山为湖石堆筑,山上岩壑曲折,形如群狮蹲伏,山上设石洞、石径,高低盘桓,任游人穿行其中,远观人、兽相混,反觉滑稽,并非成功之作。

水池不规则的驳岸令不大的水面灵动起来


    再看理水。私家园林多数建于城中,即使在江南水乡,园林水池也多为人工挖凿而成。自然界有蜿蜒长流的江河、水面浩渺的湖泊和水塘,所以人造池塘切忌规整方正,而以曲折自然为好。水面较大宜用小桥分割为大小不一的水域,以增加水景的层次;水池尽头多变为细小水湾,或止于屋角,或攒入亭、榭之下,造成水有源而无头的假象,一塘死水就此变得灵动活泼;水中宜种植莲荷等水生植物,使池水显出勃勃生机,但又不可满植,以免影响观看建筑在水中的倒影;池岸曲折,四周宜用黄石或湖石作驳岸,叠石有高有低,立在高处可观看四周景色,低处则可嬉水作乐。

    自然界山水相依是常景,但如果山中有溶洞,洞中又水流不断则视为不寻常的名胜。贵州铜仁县的九龙洞,洞中钟乳石瑰丽壮观,自古闻名,私家园林中也有模仿此类景观的。扬州个园的夏山堆筑在池水边,山下筑石洞,曲折幽深,池水蜿蜒入洞,倍觉清凉,更增添了夏山的意境。

    山与水可以说是自然风景园林的灵魂,有山则灵,有水则活。只有对自然山水深刻认识,才能作出正确的概括和提炼,以便在造园时捕捉其神髓,在园林中再现它们的典型形象。

推荐阅读:

《国家地理》公布点击率最高十大图片

春天 我与黄山有个约会

洛矶山纤尘不染的露易丝湖

在沙漠里打个盹儿 体会大漠孤烟的寂静

 
  [ 1 ] [ 2 ] [ 3 ]  
  (编辑:张晓艳)  
 
暂无相关文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