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私家园林没有皇家园林那样广阔的空间,也没有宏伟的建筑群,只有含蓄曲折的空间,包括多种建筑和山水、植物,所以为了看、游、居皆妙,除了在总体布局上下功夫外,还须十分讲究园中建筑、山水、植物的细部处理。

首先看建筑。私家园林中建筑类型不少,有待客的厅、堂,有读书、作画的楼轩,有临水的榭、舫,还有大量的亭、廊、桥。仅亭子就有方亭、长方亭、圆亭、五角、六角、八角、梅花、十字、扇面、套方、套圆等不同的形式,分别安置在园中适宜的位置,有的本身即为一景,有的是观景的绝佳点。扬州瘦西湖吹台上有一座四方亭,是湖上的重要景观,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巡视时曾在此垂钓。亭四面皆土墙,墙上开圆形洞门,由一洞门望去,正对湖上五亭桥景;另一洞门又对着远方喇嘛塔,洞门作框,组成两幅绝妙的湖景画面。除了北方的王府赐园、官宦的宅园以外,在江南地区以及绝大多数的文人园林中,建筑中的厅、堂、馆、楼虽形态各具特征,但它们的装饰却保持着同一种风格——没有五色的琉璃瓦顶,梁架上没有鲜艳的彩画,门窗上不用描金涂红,而是用黑色的板瓦、褐色的梁架、粉白的墙和灰色的砖,素雅的色调使建筑与山水植物环境紧紧地融为一体。

房屋与院墙上的门有长方门、圆洞门、八角门、梅花门、如意形和多种瓶形门。窗子除普通形状之外,还有带花纹的玻璃花窗,带花格的漏窗和只有四周窗框中间透空的空窗。而窗棱的花纹形式和空窗的形状仅在苏州一地的园林里就可以找出上百种不同的式样。这些不同形式的窗子,远看如白纸上画的花,走近一看,却发现做工相当细致考究,工艺美观,窗边框多用灰砖拼砌,打磨得十分工整,并且在边沿上附有不同的线角;窗中花纹不论是几何形状还是植物纹样,也都用条砖和泥土塑造,轮廓分明,形象清晰。这种反映了江南工匠高超技艺的作品成了这一地区私家园林的精华之笔。
网师园正对着大厅和撷秀楼的院墙大门上各有一座装饰性的门头,全部用砖仿照木结构的形式贴附在墙上,其中一座门头的左右两侧梁枋上特别雕出两幅由人物、建筑组成的戏曲场面,用多层透雕表现出来的人物连面部神态都能看到。在另一座门头的两侧也都有雕饰的磬、鱼等形象,以象征“吉庆有余”。这里的木雕工艺都称得上是精雕细刻,但两座门头上的砖雕工艺水平之高更令人叫绝——一色的灰色砖石门头坐落在双扇黑漆大门之上,在周围雪白粉墙衬托下,像两座雕刻艺术品,精美绝伦,绝无艳俗奢华之感。

园林中的地面,多用砖、卵石、碎石和瓦片铺就,造园工匠善于利用这些材料的不同形状、色彩和质感,将其拼成不同图案的地面,常见的多为各种几何形状和植物纹样,也有少数拼出狮子、鹿等动物形状的。这些具有不同纹饰的路面,经过几场春雨,砖石缝中冒出了青草,片片绿叶,使地面看起来清洁而且充满了生机。
自然界的植物生长状况各地区多有不同。江南地区不仅植物的品种比北方丰富,植物的生长期也长得多。造园者在园林中栽种植物,除了利用原有的树木外,其他的品种都是有所选择的。他们通过对自然界各种树木、花草的观察和研究,根据植物的生态,包括它们的形态、生长期、枝叶花卉的色彩等等加以选择和配置,使之符合营造园林环境的需要。
北方的宅园内多选择春季有花,夏季枝叶能遮阳,秋季有果实的树种,常见的有梨树、海棠、石榴、枣、柿子、葡萄等。粉色的海棠花与雪白的梨花使寒冬过后的园林春意更浓;石榴花期稍晚而十分红艳,石榴饱含颗粒的果实在中国有“多子多福”的意味;枣树、柿树虽不以花动人,但秋季串串红枣和挂满树枝的大红柿子却十分诱人;房前、廊上种上一丛葡萄,葡萄架不但可以在炎热的夏日起到遮凉的作用,而且串串珍珠般的果实更是园中绝好的点缀。
江南园林对植物选择的余地当然更大。桃红柳绿喜迎春,园林中多以桃、柳成排栽植。阳春三月,柳叶发芽显出一片嫩绿,远观如绿色烟雾。另外,还讲求枫染深秋,雪压松柏。松、柏树不但四季常青,而且枝干挺拔,雪后身披银装,更显苍劲。芭蕉、翠竹在江南四季常绿,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植物。古代造园家常用来修正假山缺陷的书带草(麦冬草),如兰叶般清秀苍劲,其温柔敦厚朴素大方的品格被视为民族风格的象征。
这些植物各有不同的自然形态,但应用在园林中,往往还须经过人工的剪裁。树干、枝叶、树冠的形态都经过了精心的修剪,不仅保持其自身优美的形态,还要求得与周围建筑、山石、水池的协调以创造出最佳的景观效果。即使是装点水面的水生植物也需搭配种植,莲荷虽美,却要先将其种植于水缸内,根据景观要求有选择地沉放于水下,使莲荷在有限的范围内生叶开花。在较大的水面,往往远处植莲荷,近岸和桥边却种睡莲,睡莲花叶小而细腻,适于近观。
园林中不少景观都是因植物而创意的。苏州拙政园中部的东南、西南角有两处厅堂小院,因各植枇杷和玉兰树而分别为“枇杷园”和“玉兰堂”。网师园水池北岸有一处厅堂,堂前有两棵苍劲古松,南望景色如画,因而取名为“看松读画轩”。苏州留园内的一株古树,枯干残枝,依偎在墙角,在粉白墙壁的衬托下,历经风霜的苍虬体态构成了“古木交柯”的景观。除地栽花草外,还多用花季不同的盆栽装饰园林。厅堂窗前阶下、凉亭四周、岸边石上常散置盆花,在素雅、疏朗的环境中能起到点睛的作用。厅堂内素色梁架白粉墙,满堂的深色木质家具,点缀秋菊数盆,即刻满堂生辉。营造自然风景园林,当然少不了用石,除了用石筑山、建房、铺路、架桥、砌池岸以外,古人还喜欢用独石或堆石造景。私家园林中,以石为景可以说比比皆是,堂前屋后、廊下墙角,经常可见一石成景或立有成组的石景,石的造型讲求瘦、漏、剔、透,湖石多玲珑剔透、嵯峨深邃,黄石则挺拔削立、浑厚滋润,这些石景宛如一块块天然雕刻的艺术品。有的还在石旁、石下配置花木,更为那形色俱佳的园林景观锦上添花。

在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中,不论在江南还是北方,不论在文人园林还是贵族王府或官僚的私家园林里,用独石造景都已成为常用的手段。苏州留园东区的五峰仙馆一带翠竹中峰石挺立,象征中国五岳之胜。留园东北角的林泉老硕之馆北面庭院的水池中,高达5米多的太湖石迎空而立,通体玲珑剔透,名为“冠云峰”,两旁还有“朵云”和“岫云”二小峰相配,组成为一处巨石景观。北京恭王府的萃锦园正对园门立着一块“飞来石”,既是入门的屏障,也是入园后最先见到的景观。
推荐阅读:
《国家地理》公布点击率最高十大图片
春天 我与黄山有个约会
洛矶山纤尘不染的露易丝湖
在沙漠里打个盹儿 体会大漠孤烟的寂静 |